“70后”别样的同学会 一起“致青春”
“我还在想着我的18岁,可我却快40岁了。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花样年华,已不复存在。”8月9日,在佳木斯原造纸中学操场,来了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的脸上都有了很明显的“岁月痕迹”,却统一穿着粉色、写有“那些年我们在一起”字样的T恤。在教室里,他们开起了班会,一位同学说出了上述的感慨……
在学校里,这群快40岁的“学生”还唱起了歌,跳起了皮筋,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岁月,他们正用别样同学会上演真实版“致青春”。
微信上的一个约定
“去见你想见的人,趁我们还年轻”
2013年,一个阳光的午后,在北京工作的王博突然看到微信上出现这样一段话:“去见你想见的人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读着读着,他的心里就开始泛酸,想起了佳木斯造纸中学94级三八班的54名初中同学,毕业20年了,几乎都没见过面。附着上面那段感悟,他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曾经约定的十年,我们错过了,20年了,趁我们还年轻,见一面吧!”
没想到,对这条建议大家的反应非常强烈,群里当时就开了锅,“1978年出生的我们,马上就到40岁了,再不聚真不知又将多少年不见。”同学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当年6月,在王博的提议下,大家决定,20年以后再相聚一次,回到佳木斯,回到自己的班级里。
时间都去哪儿啦?
“曾经的约定成泡影,是因为我们当时太年轻、太幼稚”
对于那种同学聚在一起,喝酒、唱歌、打牌的聚会方式,大家也觉得实在是无法体现20年前的那种情感,这次一定来一次特殊的同学聚会。
王博说,作为70年代和80年代变革时代的人,他们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其他时代的人相比,很特殊。当时佳木斯造纸厂是亚洲最大的,他和所有的初中同学都是厂子里的子弟。父辈之间的关系就特别好,没上学的时候大家就住在一个大院,高中没有分开前,几乎天天都在一起,感情自然比较深厚。“这个班级里的54个人,相互之间就是发小加同学的感情。”
但是高中毕业以后,这54个人开始分别。“当年初中毕业的时候,拍完合影,我们就约定10年后一定要相聚一次,那时太年轻、太幼稚了,并不知道10年以后的日子并不属于我们,大家其实那时都在忙着找工作,结婚生子谈恋爱。”王博说。
毕业后,同学们开始分散,到全国各地去读书。班长更是远嫁到日本,此后的十多年多数人都没能再联系。即便是在北京或上海一座城市里,也因为太忙而很少有机会坐在一起。
“70后”别样的同学会
一起“致青春”,那是一个感悟岁月的机会
2014年8月9日早上8点多,28名同学乘飞机从海口、上海、北京、大连、青岛等众多城市汇聚到了佳木斯原造纸中学。然后,每个人都站在校门口,等着班主任一一和大家拥抱。最后一人为已经退休在家的老师献上了一捧花。
大家统一穿上了印有“20同学会,那些年我们在一起”的T恤衫,走进了毕业时曾经告别过的教室,伴着“好久不见”的歌声,又开起了一次班会。
班会上,有同学说:“我曾想过,20年以后大家见面,当时的情感会不会还在,但是看着你们,看着教室,心里立刻酸酸的。”
其实这个班会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说过去20年过得怎么样。可每人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每人都会想起初中时很多点滴的生活。谁是我的同桌?我们因为什么而吵架?8个结拜兄弟现在如何?我们是成绩最好的班级……两个多小时的诉说很快就过去了。
“我们初中的时候,没有手机,没有iPad,体育课和同学一起玩是最快乐的时候。” 当天,这28人又拿出了跳绳、毽子在校园里玩了起来。在体育委员的建议下,大家还来了一次男女混双接力赛跑。欢笑声中,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青涩又快乐的岁月里,每个人也好像有了许多人生的感悟,将来会怎样,他们似乎也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