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五城”勾画美丽富裕新海伦

11.12.2016  14:37
访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

  黑龙江日报记者董云平 谭湘竹

  “舟至中流、击楫勇进,面对困难、砥砺前行”,虽然海伦市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但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谈起发展路径,让记者感受到他们寻求突破的决心和努力。

  开发“硒”宝藏开启“富”模式

  王学斌说,海伦位于松嫩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享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高淀粉玉米之乡、中国甜菇娘之乡、中国甜菜之乡、中国籽鹅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六乡”美誉。连续12年成为全国产粮大县。经权威机构检测,海伦市465万亩耕地普遍天然含硒,是松嫩平原富硒带上的核心区。对未来的海伦来讲,富硒有机就是“金山银山”。王学斌说,我们要把这种独特的资源优势保护好,发挥到极致。

  去年以来,海伦在富硒产业开发上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海伦大豆证明商标已成功注册,海伦大米证明商标正在注册,“中国黑土硒都”誉名已成功申请。下一步,海伦要把富硒产业摆放到统领地位,举全市之力,实施深度开发。重点抓好“四化”:一是品牌化引领。强化生产、加工、销售全程监管,规范使用“黑土硒都”集体商标和“海伦大豆”“海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是规模化生产。整合现有大米、大豆等加工企业,组建集团公司,实行产品统一商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包装。三是市场化运营。依托已经成立的黑土硒都投融资有限公司,正在筹划建设黑土硒都农产品开发经销有限公司,专门搞绿色特色农产品销售,全力开发和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将海伦黑土硒都特色富硒品牌叫响炒热。四是网络化销售。在抓好“中国黑土硒都”富硒产品交易平台和微信平台建设、拓展线上销售市场的同时,瞄准发达地区,今年创建富硒产品实体店20个,组织生产加工企业参加全国各地农产品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打开线下销售空间。

  “一都五城”组合拳闯出新路子

  深念远虑,胜乃可必。王学斌说,作为农业县份,如何实现全面振兴,首要任务就是抓住矛盾症结,积极推进经济发展。2016年,海伦市委六届八次全委会确定“一都五城”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抓住经济建设的“牛鼻子”,打出一套加快发展组合拳,走均衡发展的新路。所谓的“一都”就是打造“中国黑土硒都”,“五城”就是建设“绿色食品之城”“商贸节点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文化魅力之城”“创业创新之城”。经过全市上下的持续攻坚,上半年,从各项指标增幅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三项指标,均位列绥化市第一。

  另外,王学斌告诉记者,海伦还要做好“中国优质大豆之乡”这篇文章。海伦辖区内的黑土地营养元素丰富,海伦大豆的蛋白含量也远高于进口大豆,而且海伦有很好的大豆种植基础。所以,他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富硒大豆优势,引进大豆精深加工企业,打造海伦富硒大豆品牌,带动大豆产业复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目前,海伦市决定围绕种植业提质增效调结构,“我们确定降米、增豆、上特色,这仅仅是量的调整、面积的调整,更高层次、更长远的是研究质的调整。现在开始,各乡镇就要抓紧谋划明年的种植结构调整。”王学斌对记者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就是建设稳固的高品质农产品供应端。对海伦来讲,要重点发展富硒功能大豆。要有针对性地自繁自育优质高油、高蛋白以及芽菜豆等功能大豆品种,推进专品专种,专区专供。

  办好惠民事儿让百姓共享成果

  “现在,海伦的贫困人口已由12.3万减到7.6万。”王学斌说,近年来,海伦坚持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办好惠民实事好事。特别是在当前,要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居住、收入、教育、社保、医疗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抓好基本民生。从关涉群众衣食住行的现实问题入手,对投资额度大、关注程度高、涉及群众多的“十大民生工程、四十五件惠民实事”实施重点推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特别是投资1.4亿元,建设50公里东扎路和长途客运站,解决东扎路沿线5个乡镇3.5万人出行难问题,保障长途客流中转安全通畅。二是抓好底线民生。对低保、医保、社保等救助保障政策,做到落实落靠、应保尽保,特别是全面加强农村五保、低保和“三留守”人员的社会救助工作,使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三是强化社会治理。坚持市级领导包案制和接待日制,加大信访案件解决力度,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和息访率,确保越级上访量大幅减少;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全力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大幅下降;加大舆情监测和巡逻防控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