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奉献余热
7旬老人献余热
5年演出不间断
在密山市火车站前广场有一位叫景洪模的老人,退休之后,不是享清闲, 而是将200名文艺爱好者联系起来,组建起了开心广场宣传队,主动义务担当起群众文化的传播者。 “八一”前夕,在站前文化广场见到景洪模时,他正带领队员排练庆祝“八一”的文艺演出节目,准备去部队慰问边防子弟兵呢。
今年74岁的景洪模,2000年从密山铁路中学教师岗位退休。在岗就是一名文艺骨干的他,一生酷爱音乐和体育,尤其擅长键盘、铜管等多种乐器、喜爱民乐及曲谱。他曾为 密山铁中制作校歌,为密山武警中队制作《密山武警之歌》,为牡丹江兵乓球馆制作《乒乓之歌》等文艺作品。退休后, 他仍然割舍不下心爱的文艺事业。有时在家看看舞蹈CD,就情不自禁地跳上几曲自娱自乐,那时来他家串门的老哥们、老姐妹们看到之后,无不羡慕。
每天经常去站前广场散步的他,看到有些人三三两两在唱歌,而在家呆不住的他,就发现密山的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尤其休闲之时,大家无所事事,这些都促使他感到应该用自己的“余热”去做点什么。于是,他就萌发了组建一支文艺宣传队的念头。后来他联合几个骨干分子,将这些文艺爱好者集合起来,让更多人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身体健康起来。
景洪模说,起初只有10多人,不成 “规模”, 是名副其实的“游击队”。他只好带着这些人在家里练, 可是后来他没成想到大家的热情这么高涨,随着队伍的壮大,人越来越多,家里练不开了。他的想法和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在其沟通协调下,城建处、文体局、公安局等部门在场地、用电、安全等方面给与了鼎力支持。一个民间自发组织和创建的群众文艺活动基地,终于在2009年6月4日经集体讨论后正式成立,文艺宣传队定名为“开心广场”,意为健康幸福、开心快乐。
每天晚上上7时到8时30分都是文艺队的固定活动时间,现在成员也发展到200多人了,歌曲、舞蹈、秧歌、扇子舞、才艺展示成为他们的拿手节目,就连演出服装和化妆都是大家自己搞定。
而对于时常在家里闲着没事的这些人来说,大家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愉快地活动活动,开心地交流交流,那就甭提有多高兴了。更何况她们发现,参加文艺队后体形越来越好看了,人也变得时尚了。李大姐是最早加入文艺队的一员,以前身体素质很差,自从入队以后,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赵大爷原来患有腿疼、肩周炎等疾病,练习健身舞不到3个月,全都好了;好多女士通过跳健身舞,减去了八、九斤赘肉,中年妇女易发福,健身舞使她们身材苗条,健康快活。另外,大家通过活动,还促进了彼此的感情交流。谁家有个烦心事,说说,大事儿就化小了,小事儿也就没有了。
五年来,景洪模自己掏了5万余元购买了录音机、4台调音台、3台电子琴、功放器、无线话筒等音响设备和道具,自制了10个音箱,大家都被他的热心和无私奉献深受感动。由于他连续多年的无私付出,现在“开心广场”文艺队已经小有名气了,很多外地的文艺爱好者与他们保持联系,牡丹江春雷艺术团每年都来密山与他们同台演出,相互来往、相互交流,他们也多次去牡丹江、鸡西等地交流演出达100多场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今年春天,在一次下基层文艺汇演时,看见村民都跑到村口迎接我们,表演过程中,村民们也一直鼓掌,看到我们的表演这么受欢迎,我们队员都很受鼓舞”。景洪模自豪地讲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内容,将陆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实习编辑: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