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元天价话费是如何产生的
□江德斌
近日,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回国的蔡女士前往电信营业厅查询话费得知,其在西班牙遗失的手机已欠费23万多元。蔡女士称手机遗失后她第一时间委托国内家人挂失,电信客服要求提供服务密码,但她不知道密码,未挂失成功。中国电信客服方面称,已接到相关情况反映,因为涉及欠费金额较多,营业厅无法补卡,相关费用问题已经上报,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据8月8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天价话费”的事情经常发生,特别是国外欠费是重灾区,主要集中于出国期间,所产生的国际漫游费用过高,远远超过合理话费区间,令用户和公众都难以接受。
从蔡女士的经历来看,很难理解为何会产生23万余元话费。为防止话费过高,目前运营商的4G业务设有‘数据流量提醒’和‘流量封顶’双保险,说明运营商有能力通知机主甚至直接停机。也就是说,运营商理应及时发现蔡女士的话费异常,与机主联系或停机处理,而不是被动等待机主回国办理。而且,蔡女士因不知服务密码导致挂失不成功,人又身在国外,无法用身份证挂失,但运营商面对特殊情况时,为何没有采取应急措施,比如通过网络视频通话,验证机主身份信息。
此前,发生用户出国旅游产生“天价话费”时,被媒体质疑为何在超出费用时,运营商未及时停机,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在国外所有的话费和流量账单都是由国外的通讯运营商控制的,而账单返回国内,延迟最短四五天,最长三十天左右。显然,这期间存在一个结算时间差,但这是国内运营商与国外运营商之间的问题,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争取可以即时掌控实际话费额度,在第一时间发现话费异常。
而且,在此前发生的诸多“天价话费”事件中,运营商起初的反应都很强硬,声称话费符合计算逻辑,但在媒体曝光引发公共舆论质疑之后,又都主动对“天价话费”予以减免。如此前后不一的态度,令公众充满疑惑,国际话费成本到底是多少,怎么说免掉就能免掉呢?同时,亦凸显出运营商在面对“天价话费”时,缺乏统一的处理标准,不是按照责任大小,乃是根据媒体曝光和舆论批责程度而定。
随着我国民众出国人次逐年增长,“天价话费”纠纷亦随之增多,运营商应尽快完善相关规则,制定合理的处理标准,对所有用户一视同仁,不能总是在舆论的压力下,随意减免“天价话费”,造成暗箱操作的可能。运营商应站在用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尽可能降低国际业务资费,减轻用户负担。同时,运营商应公开国际资费的计算依据,及时提醒用户话费超额,并与用户签订相关协议,防患于未然,在出现话费异常时,可采取临时停机措施,以免用户蒙受巨额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