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将进口7750万吨大豆

13.03.2015  13:35

  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农业参赞发布的中国油籽年度报告,报告显示:

   中国2015/16年大豆进口量将达到7750万吨,同比提高6%  

  中国继续影响全球大豆市场,仍是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过去三年里中国平均占到全球大豆出口的64%左右。大豆进口将继续增长,因为国内产量下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压榨行业的大豆需求依然强劲。

  参赞预计2015/16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为7750万吨,比2014/15年度的预期进口量7300万吨增长约6%。由于2012/13年度期末库存相对偏低,全球大豆供应充足而且价格低廉,导致2013/14年度中国大豆进口增至创纪录的7036万吨,同比增长1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豆压榨行业连续九个月亏损,2014年亏损总额估计达到200亿元(约合32.5亿美元),可能打击2014/15年度压榨行业的进口积极性。

  2013/14年度巴西仍是中国的头号大豆供应国,向中国供应3292万吨大豆,占到中国市场的47%份额。2013/14年度中国进口美国大豆2704万吨,高于上年的2207万吨。

  由于一些中国压榨厂有意使用可持续性大豆从2014/15年度中期起,美国开始根据美国大豆可持续认证协议(SSAP)对华出口可持续性大豆。由于美国大部分大豆种植户已经参加认证项目,中国开始成为美国可持续性大豆的头号买家,这可能为美国种植户赢得中国市场份额创造机会。此外,行业人士称沿海地区许多食品加工厂开始使用进口大豆生产豆腐、豆奶和其他食品。

  报告还预计2015/16年度中国大豆出口量为22万吨,略高于上年的21万吨。中国大豆出口量依然偏低,不太可能出现显着变化,因为日韩等国主要从美国进口食用大豆(包括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

   2015/1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计降至1170万吨  

  基于播种面积减少2%以及平均单产预测,2015/1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170万吨,低于上年的120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继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种植利润偏低、单产迟滞、替代性农作物更有吸引力,以及近来政府减少补贴。

  报告指出,种植利润偏低对大豆主产区的种植决定造成不利影响,农户选择播种更有吸引力的替代农作物,诸如玉米和稻米。中国发改委(NDRC)预计2013/14年度的大豆种植收益为每公顷82美元,而玉米种植收益为每公顷189美元。在头号大豆产区黑龙江省,2013/14年度大豆种植收益(不包括劳动力成本)为每公顷379元,约合62美元,而玉米和稻米种植收益分别为2265元(368美元)和3720元(605美元)/公顷。

  整体来看,政府的玉米、稻米、棉花和大豆收购价格一直高于国际市场水平,更为低廉的进口大豆已经给国内豆价造成下跌压力。农经济学家提醒说,人为扭曲价格影响到作物轮作,将最终造成豆油品质下降,单产减少。2014/15年度初,政府的大豆补贴项目从“最低收购价格项目”改为更多以市场为导向的“基于目标价格的直接补贴”。考虑到政府的目标水平比上年提供的最低价格高出200元/吨,因而2014/15年度的大豆种植收益可能小幅提高。但是多位消息来源透露,在2014/15年度,黑龙江省豆农即便在2015年4月底拿到直接补贴后可能还是会赔钱。由于新政策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加上补贴支付延期,可能影响到农户的信心以及2015/16年度的种植决定。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大豆批发价格大幅下跌,跌幅达到约11%。

  报告称,行业人士估计截止到2014年12月份中国政府的大豆储备为500到600万吨。2013/14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7040万吨,也导致期初库存达到1440万吨。虽然政府在2014年9月份停止收购2014/15年度产大豆,但是2014/1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仍然达到1410万吨,略低于2013/14年度的水平。2015/1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1380万吨。基于国内油籽产品市场状况,政府可能在市场上竞价销售陈豆储备,以便稳定大豆供应,平抑价格的任何显着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