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 防病皆由除湿起
三伏天天气暑热,但雨水多,湿气大,暑温夹湿,暑湿为患者多,可以说“十人九湿”。“百病皆由湿为患”是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随着自然气候和生活条件的改变,湿病越来越多,因为湿邪广泛存在,如大自然的雨水雾露之湿称为“天湿”,居处湿地为“地湿”,还有饮食所伤的“人之湿”。天湿、地湿为外界之湿,人之湿为内生之湿,一般说有内湿容易招来外湿,外湿久了可以导致内湿,湿最容易伤脾,故湿气重的地方,脾胃虚弱人居多。
湿作为人体水液代谢失常产生的病理产物,湿聚可生痰,痰阻则生瘀,痰瘀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病理基础,所以可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湿所引起的,因此在夏天暑湿盛的时节,防湿除湿是预防疾病的第一要务,避免了湿邪,才能远离心脑血管病、肿瘤等疾病。怎样来防湿、除湿。
一是心态和睡眠心情紧张,过度思虑和压力过大,都可造成脾胃的损伤,脾虚则生内湿,如发现你的舌苔比原来增厚了,形成了白腻舌苔,就说明你有内湿了,这时你应该注意了,舌苔增厚与口腔溃疡是同时存在的。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你可能工作压力过大,需要调整一下了,缓解压力,最重要的是改善睡眠,高质量的睡眠是降火、清火的良药。
二是运动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可大运动出大汗,这样气随汗泄,气受伤了,水湿的的代谢受到影响,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
三是饮食首先要避免大量饮酒,大鱼大肉,酒能助湿,肥甘厚味滋腻碍胃,也可助湿。在沿海城市,三伏天也叫桑拿天,整天湿气笼罩,应常吃些新鲜瓜果、蔬菜、瘦肉、淡水鱼虾、豆制品等清热利湿,少吃煎炸厚味或过咸过辣的食品。
四是湿病重在预防一旦得了湿病是很不好治愈的,尤其在暑湿盛的夏季,防患于未然最关键。教你最简单的祛湿食疗方法:一是早晨喝一杯蜂蜜水;中午炒菜可吃些炒山药、百合,凉拌银耳等;晚上可食用刀豆、白扁豆与糯米煮粥;或赤小豆、粳米、白砂糖适量煮粥;绿豆粥也可食用。本报综合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