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三北站召开会议明确“十三五”工作任务
近日,黑龙江省三北林业建设指导站召开会议,传达全国三北防护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省“十二五”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工作,对“十三五”三北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工程建设任务的县(市、区)主管业务副局长和林业工作总站站长参加会议。
会议回顾总结了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客观分析了我省“十三五”工程建设面临形势与任务,对“十三五”期间工程建设部局、任务目标、规划落实、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推进措施。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把三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据统计,我省“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工程造林609万亩,完成规划任务的50.75%,其中:人工造林287万亩,封山育林322万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围绕改善沙区生态环境,保障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稳产、高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百万亩防护林建设项目,不断优化农田防护林结构,实施防护林更新改造试点,有效加快了我省人工造林步伐,森林覆被率由“十一五”期末的24.1%提高到“十二五”期末的25.4%,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防护林体系更加完善,护田增产效果明显。“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以实施“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为牵动,以松嫩平原杨树为主的百万亩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通过不断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提高防护林建设质量,农田防护林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功能得到提升,有效维护了我省粮食安全,实现了粮食总产量超千亿斤的“五连增”。三是土地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2009年与2014年比,沙化土地五年间减少了2.16万公顷;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五年间减少了1.77万公顷。四是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十二五”期间,我省林业、水利部门密切协作,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地1,542万亩,治理侵蚀沟23,000多条。五是积极推进生态经济林建设,促进了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省积极推广技术成熟的樟子松嫁接红松、平欧榛子等经济林栽培技术,加快了三北工程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的步伐。累计营造经济林近60万亩,经济林建设初具规模,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六是不断创新机制,激发工程建设活力。“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地不断创新造林模式和管护责任机制,打造精品工程,保护造林成果,推动工程大发展、快发展。七是退化防护林修复试点工作稳步推进。2015-2016年间,累计开展了4.13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国家试点任务。拜泉县积极探索防护林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模式,营造接班林5.9万亩,开展伐根萌蘖更新1.5万亩,取得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八是注重基础建设,建设质量有所提高。在制度建设方面,省政府印发了《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制定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技术规程》,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在质量管理方面,黑龙江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三级验收制度,在县级普查和市级抽查的基础上,每年对不少于15个县进行省级核查检查,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解决存在问题。在规范管理方面,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三北防护林工程营造林信息管理系统,将五期工程营造林GPS拐点坐标、小班基础信息等全部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造林地块不准、面积不实等问题。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尤其是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林业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会议客观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面临困难和问题及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实际困难,要求各地必须充分认清和珍惜大好发展形势,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三北精神”,努力完成全省三北工程“十三五”规划任务,为我省生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明确,黑龙江省“十三五”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要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紧密结合我省“五大规划”、“十大产业”战略部署,以推进国家百万亩防护林重点工程项目,完善工程基础能力建设,提高防护林质量和多重效益为重点。采取行政措施,运用法律手段,依法清理防护林更新欠账,收复流失的防护林地,实现保住林带、堵住风沙、锁住沟河的建设目标,促进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规划造林面积751.5万亩。建设期末,工程区生态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85%以上的水土流失地面积得到有效控制, 90%以上农田实现林网化,沙化土地得到全面治理,森林覆盖率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