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补药也有不良反应 老人服降压药小心跌倒
生活报24日讯 (王红丽 记者褚晓静文/摄) “最近血糖高了,我是糖尿病吗,用不用吃药?”今日9时30分,哈市食药监局在道里区安和社区福寿园广场开展了以“倡导安全用药、构建和谐社区暨珍爱生命,我们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邀请了哈医大二院、哈医大三院(肿瘤医院)、哈医大四院的专家为市民进行面对面的讲解,近300名市民前来咨询。哈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李蓓就市民日常服用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答,并提醒注意用药误区。
注意一:补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我儿子喝补药,总睡不着。”市民霍女士说。对此李蓓表示,滋补药本身也是药,不但要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而且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例如人参,有些人服用后引起了皮疹、精神兴奋、失眠、血压升高或血压下降等。许多人服用滋补药的同时,还服用其他处方药、非处方药,这样也会引发不良相互作用。
注意二:大量服维生素有副作用
“听说维生素C能延缓衰老,每天吃三次有副作用吗?”市民赵女士问。李蓓表示,维生素、矿物质药物必须按规定用法用量服用,否则也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残疾或死亡。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A和D引起发热、腹泻、中毒,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死亡等。
注意三:抗感冒药不适用所有人
“大家感冒都吃感冒药,是不对我也有效?”市民张先生说。李蓓表示,常用的抗感冒药多是由几种成分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常含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这些药物本身都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如扑热息痛,曾有人发生了严重的肝脏损害、大疱性皮疹等,甚至引起昏迷。再如感冒通,少数人特别是儿童服用后出现血尿,应引起重视。
注意四:服药的时候不适宜饮酒
“我每顿饭都喜欢喝点酒,吃药的时候喝酒没关系吧?”市民董先生问。李蓓表示,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时饮酒,则可增强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造成危害。头孢类抗菌药可影响乙醇代谢,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嗜睡、幻觉。另外,雷尼替丁可减少胃液分泌,加重乙醇对胃黏膜的损害;甲硝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重乙醇的中毒反应。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注意五:老人服降压药需防跌倒
李蓓表示,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容易跌倒,轻者擦伤,严重者发生骨折,甚至引起脑出血。而凡是影响意识水平或脑动脉供血的药物都易致老年人跌倒,因此老年人服用安眠药、止痛药、降压药和降糖药时需特别注意。其中,服用安眠药后,反应能力、认知功能会减弱,导致步态不稳;止痛药有肌肉松弛的副作用,会使人感觉昏昏沉沉;利尿剂类降压药会导致体内钾和钠水平下降,可能引起乏力,同时也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症状;降糖药调整剂量初期可能引起低血糖;抗心律失常药如倍他乐克、胺碘酮等,长期使用会导致心动过缓和脑动脉供血不足,也可能引起跌倒,服药期间应加以注意。(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