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大创新育人“双驱动”打造农业“科技翅膀”
新华网哈尔滨10月19日电(记者 王凯 )“我是一条老泥鳅,你们都是小泥鳅,只要我在你们中间一转,你们身上就有腥味了。”这是已故我国大豆杂交育种开拓者、东北农业大学教授王金陵常讲的一句话。如今,东北农业大学越来越多的“老泥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创新驱动助“三农”发展
深秋的午后,暖阳洒在实验台上,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江连洲和他的团队正盯着实验台上的试剂瓶观察着。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不仅油料资源利用率低,增加企业成本,而且浸出法制油还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等物质。为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必须创新。”江连洲说。
为此,江连洲带领科研团队利用10多年时间完成“生物酶法联产植物油脂与蛋白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首次提出蛋白质柔性化加工理论,破解油料生物解离机制。
据江连洲介绍,这种制油法颠覆传统制油技术,通过生物酶将大豆中的油脂解离出来,避免反式脂肪酸等物质产生及有机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可以将大豆“吃干榨净”,使其产生更高价值。该项新技术已在全国21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建立生产线45条,累计创造经济效益64亿元。
改革开放40年来,东北农业大学越来越多像江连洲这样的专家从“小泥鳅”逐渐成长为“老泥鳅”,他们致力于学科建设,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三农”科技创新。学校先后与52个市(县)及200余家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建立校企研发中心21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0余项,许可转让科技成果102项,累计合同金额8104万元。
“立德树人”创一流科研
展开“科技翅膀”,离不开向上的心。据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包军介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在省内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经常组织师生学习校史和东农精神,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几十年来,学校已累计培养学生24万余人,在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领域、乳品加工领域形成了特有的“东农现象”,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为保障“中国粮食”,端稳“中国饭碗”,东北农业大学已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新态势。
“十二五”期间,学校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在省内建立了4个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开展寒地水稻、大豆和玉米科技成果转化,累计增产优质水稻5.08亿公斤,增产玉米7.58亿公斤,增产大豆0.77亿公斤,转化17项科技成果,创造经济效益8.4亿元。
东北农业大学还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的65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成为我国与东北亚地区和其他寒地国家进行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基地。
党建引领育“领军人才”
东北农业大学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孙登林表示,学校党委统揽全局,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选好配强基层党委班子,并积极发挥“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叫得硬”的党员干部引领作用。
“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优秀人才,为农业振兴‘插上科技翅膀’。”孙登林表示,按照“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东北农业大学始终对标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找准人才培养的方向,聚焦质量特色,坚定不移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党员必须带头干。”东北农业大学园艺与园林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景富教授回忆道,为早日研发出中国自主的番茄品种,几十年来他时刻秉持着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精神,主持了40余项重点科研项目、育成27个番茄新品种,打破国外垄断,被誉为“中国番茄大王”。
建校70年来,东北农业大学涌现出大豆专家王金陵、农机专家蒋亦元、环境专家何万云、乳品专家骆承庠和小麦专家佟明耀等农业杰出人才,不断助力我国农业进步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