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剩余仍多上涨动力或难持续

29.04.2015  10:55

  目前东北大豆剩余量在200万吨以上,对价格形成长久压制,到6~7月南方气温普遍升高,豆制品需求将进入淡季,加之进口冲击,后期豆价涨势可能难以持续。

  4月中旬开始,东北地区大豆开始止跌反弹,短短一周交易时间内,收购均价从3767元/吨涨至3978元/吨,累计涨幅211元/吨,个别地区涨幅达到300元/吨。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带动市场走货量增加,南方贸易类型主体以及加工企业启动备货,东北豆外销有所好转。

  近期大豆量价齐增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农民余豆积压,上涨信号启动后贸易商普遍补充库存;二是东北春播即将启动,豆农忙于春耕,惜售心理增强,进一步增加市场收购难度,同时也刺激贸易商提价收购。但支撑价格上涨的因素只是阶段性的,并非实质性利多。

  本土油脂企业报价下调

  本周东北地区油厂报价有所下调,黑龙江双鸭山一带油脂企业报价3300~340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元/吨。下游粕类产品价格不断下挫,导致东北地区油脂企业压榨利润再次回归到盈亏平衡点下方。按照双鸭山地区油厂豆油7000元/吨、豆粕2950元/吨,出粕率79.5%、出油率16.5%,前期库存成本3400元/吨计算,压榨利润为-85元/吨。按照目前收购价格3300元/吨计算,油、粕价格不变,压榨利润为15元/吨。

  由于以库存大豆压榨已经处于亏损状态,所以企业开始下调大豆收购报价,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油豆收购价格降至3400~3500元/吨,按照哈尔滨周边豆油7500元/吨、豆粕2980元/吨计算,企业压榨利润为57元/吨。

  按照企业厂门报价收购大豆显然是有利润的,但是市场实际情况不同,各地大豆价格普遍大幅度上调,企业再次陷入困境。当前黑龙江中西部、北部等地毛粮价格普遍在3600~3700元/吨,佳木斯、双鸭山一带毛粮价格偏低,在3400~3500元/吨之间。

  企业下调报价很难获得大豆成交,东北饲料粕的生存空间日趋减小。若中短期内美盘持续在千美分下运行,东北地区油脂企业很难大量加工,如果企业收购力度减弱,商品豆供给过剩局面难以缓解。

  关内大豆未来涨幅有限

  在东北大豆价格上涨的同时,关内地区价格同步上涨。目前安徽萧县、百善、灵璧等主要产区装车价集中在5260~5280元/吨区间,较前期上涨20元/吨左右,收购价格也较上周上涨20元/吨,亳州以及阜阳一带装车价格也从前期的5140元/吨涨至5200元/吨左右。

  基层优质粮供应匮乏,且豆农普遍惜售,导致关内地区市场收购不上量,这进一步刺激贸易商提价收购。

  去年同期安徽淮北主要产区大豆收购价及出货价分别为5400元/吨、5600元/吨,今年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400元/吨左右,这也是当前豆农普遍挺价惜售的主要原因。

  虽然近期价格略有抬头,但整体上涨的幅度以及速度都非常有限和缓慢。中短期看,未来安徽大豆的上涨空间可能有限。即将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随着南方气温普遍回升,蔬菜价格回落必然降低市场对豆制品的需求,而且销区现阶段东北大豆与关内大豆的价差在1000元/吨左右,去年同期价差为600元/吨,今年过高的价差将进一步削弱关内大豆的市场竞争力,也同时限制价格涨幅。

  另外,6月份湖北大豆将大量上市,因其蛋白含量高而备受市场青睐,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市场对关内大豆的需求。

  高库存仍需缓慢消化

  当前东北整体余豆比例为30%~35%,个别地区不足30%,按照今年东北3省产量686.1万吨计算,余豆尚有200万~235万吨,去年同期剩余在70万~80万吨之间。从供需基本面分析,今年市场供应非常宽松,新豆上市之前市场仍需缓慢消化高库存,这对价格持续上涨不利。而且现阶段价格上行并不具备实质性推动因素,主要因为中间环节贸易商备货以及豆农惜售。5月下旬至6月初东北春耕收尾后,部分农民会将存豆出售,如果豆农急于在伏天到来之前销售余豆,市场价格可能再次回探,不过很难回到前期低点。

  另外,近几年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的冲击呈增强态势,目前已有贸易商开始经营过筛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大豆用于食品加工的规模不断壮大。

  国内进口量连续增长,国产大豆消费空间被长期挤占,在国际豆价偏低的大环境下,国产豆必然受到束缚,难以爆发性上涨。

  就短期行情看,豆农惜售所体现的利多将日趋明显,东北各产区价格仍有上涨空间。5月末前后市场可能再现一波卖粮小高峰,不过价格跌幅将受限,所以,建议贸易主体对普通商品豆以建立短周期库存为主,可适量多建立优质大豆库存,因为优质大豆供给仍然偏紧,7~8月价格仍有上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