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县泡子沿村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高成效显
14.09.2015 12:19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一、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夯实村级经济基础
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泡子沿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凝心聚力重点发展村级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率先发展”为原则,促进全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村两委班子根据市场需求和对俄口岸优势,决定在“特色”和“绿色”农业上做文章,制定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方案。积极为村民搞好科技服务,还多方联系农业、畜牧等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里指导、传授技术、面对面解答难题。建立了科普宣传室,订阅了300余种科技书报,安装了牡丹江信息平台,配备了电脑,并及时把信息向百姓传递。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优质水稻、黑木耳已经成为泡子沿富民强村的两大主导产业。目前,全村已发展优质水稻4400亩,年创产值900万元。占地50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的嘉和米业, 年加工大米5000吨,销售额达800万元,已成为擎起泡子沿村优质水稻产业发展的支柱。自2009年起累计投资620万元建成了摆放规模超千万袋的标准化黑木耳示范园区,2014年全村木耳种植总量达1850万袋,总面积为80公顷,总产值2500万元。黑木耳产量、效益为居全省前十。辖区内建有黑龙江东宁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4.08平方公里,在泡子沿村实际征地面积131公顷,建成区面积90公顷,已入驻企业17户,目前被确定为中俄地方合作示范基地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创建了以中俄双方贸易、双向加工为特征的跨境连锁加工模式,在全省全国及俄罗斯产生广泛深远影响,成为具有中俄两国合作特征的产业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2009年投资近百万元,组建了泡子沿村农机合作社,全村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率达到98%,成为全县农业机械化建设的排头兵。2014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78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9283元,村固定资产积累达到503万元,泡子沿已经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二、以文化建设为契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进一步推动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泡子沿村从文明村创建起步,文化建设特别是群众文化呈现出勃勃生机。几年来,村里投资200万元相继建起了农家书屋、综合活动室和农民演艺舞台,自发组织起了文艺演出队伍,乡土文艺人才已发展到120多人。自1983年起,这个村连续举办了18届春节联欢晚会,参加了12次全县元宵节秧歌汇演和广场演唱,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强村。农村文化的繁荣,引领了村风民风、社会风气的改善,参与文体活动和文化学习已成为广大村民的流行时尚。全村范围内形成了崇尚科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共处的浓厚氛围。
三、以社区建设为突破,全力为民构建和谐
顺应加强社会管理,政府职能转变和农民群众享受“均等化服务”的大势,抢占先机,领先一步,投资460万元,全面加强泡子沿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改造完成占地3000平方米,拥有先进健身器材、灯光球场、农民舞台和景观灯的文化广场,新建108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内设服务大厅、会议中心、图书室和生产、卫生、妇女维权、计生、司法调解、工青妇等十个服务站。在全县乃至全市尚属首例的,以“泡子沿——踏歌而行”为主题,以综合采取沙盘演示、实物见证、宣传板展示为主要手段,以反映东宁农村改革30年沧桑巨变教育引导为目的的大型主题展厅也已设计和筹办完成。
四、以支部建设为核心,打造干事创业一流团队
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镇包村干部常态化列席村党员会议,村内重大事项决策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积极创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干部实行日常轮流坐班,为群众开展领办、代办服务,设岗定责20余个,为党员在防火、防汛、卫生环境整治监督等方面搭建服务平台。
五、注重统筹规划,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泡子沿村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当做一项持久性工作来抓。坚持高点定位,统筹规划。围绕“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原则。
六、加强宣传动员,调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
为做好思想发动和宣传动员。泡子沿村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通过动员会,在全村统范围内明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全村村民、党员、干部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上来。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4.09.2015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