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污损两处南朝石刻基本复原 特殊清洗免二次损伤

14.10.2014  12:50

经过半个月紧张的清洗工作,今年9月底被非法拓片导致污损的两处南朝石刻,已经基本恢复原状。此次清洗采用物理方法,将附着在石刻表面的墨汁“吸”干净,对文物本体确保不会产生“二次损伤”。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特殊清洗:喷水溶解墨渍,再用特制的纸吸

  两处被污染的南朝石刻均位于栖霞区境内,分别为南朝梁代萧景墓神道石刻的望柱(即华表),柱额门上阴刻的倒读反书“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以及南朝梁代萧憺墓神道石刻的龟趺碑上近3000字的碑文。两处都被人染上墨水,进行非法拓片。

  此次清洗,栖霞区文化旅游局组织专业公司,对被污损的石刻采用物理方式处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人员使用的是一种特制的“无酸纸”。清洗时,先将无酸纸贴在被污染的石刻表面,再喷上水,把纸与石刻打湿,让无酸纸附着在石刻表面。此时,染上没多久的墨水,就开始在水中溶解,同时有很强吸附能力的无酸纸开始吸收周围的液体。在清洗过程中,这个程序每天将进行两到三遍:也就是晚上把纸贴上,第二天中午揭开,再重新换上一张纸,继续吸附……以萧景墓神道石刻的望柱为例,工作人员使用无酸纸持续吸附了7天,才将墨迹清除。

   石刻现状:望柱已恢复洁净,龟趺碑文还有墨渍

  昨天在栖霞大道边十月村的芦苇丛中,扬子晚报记者找到这座已经屹立了1500多年的望柱。经过清洗的阴刻倒读反书,重新变得清晰。这座金石界评价极高,甚至高于天安门前那对华表的古代石刻,也恢复了往日的神采。而在望柱的不远处,屹立的是萧景墓神道石刻中的一只石辟邪,南京市市徽上的辟邪图案就是它。萧景墓神道石刻,也堪称南京现存南朝石刻中最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石刻之一。

  另一处被污损的是新合村萧憺墓神道石刻中的龟趺石碑,工作人员也采用了同一种方法进行清洗。记者发现,整个石碑的主体已经清除了墨迹,但近3000字的阴刻楷书碑文中,还有留有漆黑墨迹。区文旅局人士告诉记者,这些陷入碑文的墨迹是历史上多次拓片留下的。“9月非法拓片的新鲜墨水已经被吸干净了。

   陈年墨迹:想方设法尽可能清洗

  萧憺龟趺石碑共有3000多字,现可辨别的仍达到2800多字,是南朝石碑文字保存最多的一块。康有为赞曰,“戈戟森然,出锋布势”、“尤为异宝”,梁启超也认为,“南派代表,当推此碑”。史料之宝贵,书法之精妙,不仅让今人不惜以身试法,来印制拓片,而在没有文物法的古代、近代,在上面做拓片的人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在宋代金石学(中国传统的“考古学”)诞生之后。区文旅局人士介绍,估算历史上萧憺碑被拓就有近千次。

  这就导致历史上拓片留下的墨迹,沾在碑文上后,没有人清洗,在多年的风雨腐蚀之下,石刻表面会形成一层“包浆”,类似瓷器表面上的釉,包浆形成的同时,也会把先前的墨迹覆盖进去了,所以用无酸纸吸附的方式,效果不佳。“我们正在联系国内其他的专业机构,看看有没有别的方式。最终目标是恢复碑文本色,与石碑主体一致。”

   ■小注释 轻易动不得的“包浆”

  9月底“偷拓事件”中沾上的墨渍已经被清洗干净了,目前主管部门希望能一步到位,把历史上拓片留下的痕迹也一并清除,还萧憺龟趺碑文的“本色”。旧年间的墨渍,被石刻表面的包浆覆盖,但并不能简单地刮掉包浆,再清洗墨迹。

  包浆的形成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它与自然界的风化腐蚀有关,栖霞原是南京的重工基地,酸雨腐蚀石刻表面,更容易形成包浆。但正如瓷器的釉层对于胎体,包浆是也石刻本体的一部分,并对内层起到保护作用。刮掉包浆后,石刻受到腐蚀损伤会更严重。就好比在医院清洗牙渍,一旦牙釉遭到破坏,牙齿表面就更易受到污损。

编辑:陈丹彤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