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措并举构筑审批“云模式”
让能压缩的尽量压缩——5个部门的17套表格被压缩成一张;
把能减掉的全部减掉——政府部门颁发的证照不必重复出具。
“一表制”+“证照库”,哈尔滨行政审批提速的两件“利器”让企业设立的速度从11天减少到“立等可取”。
最大力度地精简审批流程,最大程度地激活市场动力。8月初至今,运用“一表制”审批流程,市行政服务中心及各区行政服务中心已办理企业设立项目5056个,同比增长25%。
“一表制”,过“一道门”办下五个证
10月20日一早,哈尔滨金爵装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法良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企业登记手续。“可能要跑上一天,你先回公司等我电话吧。”杨法良对司机说。
30分钟后,还驾车行驶在路上的司机突然接到杨法良的电话:“来接我回去吧,手续办完了。”
“没想到办得这么快,太有效率了。”杨法良一脸惊喜,“以前我也注册过企业,从一个窗口跑到另一个窗口,再从一个部门跑到另一个部门,‘五证’办全,要耗上半个月左右。”
让杨法良惊喜的原因正是哈市行政审批部门推出的“一表制”,这套新流程不仅大大降低了办事人的填表难度,更打通了部门壁垒,让申办企业可以当日一次性办完工商、质监等5个部门的全部审批手续,领到全部的证照。
“以往,申办人办理‘企业设立’需分别填写5个部门的17套表格570条信息,耗时巨大。”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处处长康守龙说,“实施‘一表制’后,只需填写含57条信息的一张表格。这意味着,开办企业只需‘过一道门’,提交相关材料后,最快当日即可取得工商等5个部门审批的全部证照,实现‘立等可取’。”
简而言之,“一表制”审批流程可以概括为“一口受理、一表登记、一次审查、一网流转、一次发证”。
“一表制”对开办企业需要分别到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统计等5个部门办理的审批手续进行整合,取消了重复填报的事项,只需到受理窗口填一张表格,专门开发的软件系统会自动将企业填报的信息制作成各部门所需要的全部表格,并发送到各部门设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窗口。
不仅如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办事人员填表,新表格还将常用、常规的填写内容设计成具体选项,将“填空题”变成“选择题”,降低填表难度,让第一次办事的人员也能顺利办事。
“‘一表制’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由各部门之间共享审批信息,同步联网操作,不仅打破了各种证照互为前置的‘梗阻’,方便了企业办事,也提高了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康守龙说。
“证照库”,公文包取代拉杆箱
“以前办理各种证照,要拖一个拉杆箱装材料;现在,只需夹个公文包就行了。”哈尔滨广联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琚说。
作为一家服务中介,李琚的办公室就设在哈尔滨市行政服务中心内。办事人手中的“拉杆箱”换成了“公文包”,这是审批大提速带给他的最直观感受。“不仅如此,复印材料的数量也大幅减少,公司的耗纸量降了一半。”
事实上,“拉杆箱”瘦身的背后,是一个名为“证照库”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各种证照本来就是政府发的,为什么办手续时政府还要求办事人再次出具呢?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璞说,“为各种证照建立一个‘数据库’,在各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就可化解这一悖论。不仅可以消除假证市场,也大大减少了办事人的麻烦。”
秉承这一思路,哈市大力推进行政审批“证照库”建设,将“证照库”与审批流程软件相结合,实现了各审批部门联网共享审批数据。
目前,我市已将发改、国土、规划、建委、环保等部门核发纸质证照、报建材料同步转成电子化文本存入全市行政审批数据库。实现审批部门只要是能从“证照库”中查阅、调出的审批信息,企业就不用再作为申报要件提交;“证照库”中没有信息的审批要件,企业只需要提交一次,不用向多个审批部门重复报件。据统计,证照数据库应用后,企业提供的审批要件数量减少58.6%。
据悉,全市行政审批数据库全部建成后,将与现有的“人口信息库”、“法人信息库”等信息共享,可进一步放大审批数据功能和优势,大幅提高审批效率。
“云模式”,突破政府部门信息壁垒
“一表制”+“证照库”,构成哈尔滨行政审批的“云模式”。
“哈尔滨‘一表制’审批系统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云模式’。与当前全国各地实行的‘一表制’相比,在技术和理念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市政府副秘书长单国俊说,“哈尔滨的‘一表制’突破了部门信息壁垒和传统审批模式,可以说是行政审批办理方式的一次革命。”
在这一“云模式”下,不仅实现了信息数据的规范、统一、安全,也把长期以来为中、省直部门专属专用的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专网与行政审批信息网络平台之间的信息“屏障”全面打通,实现了信息共享。
哈市的“一表制”平台还具有拓展延伸功能。下一步,哈市将按照“先照后证”审批模式研发出办理餐饮、兽药、道路运输、出版物零售等企业设立的“一表制”审批流程“升级版”,继续升级“一表制”功能,放大其优势和作用。
“从理论上讲,‘云模式’下的‘一表制’可以实现行政相对人与质监、国税、地税、统计部门窗口人员不见面即可取得该部门相关证照。”单国俊说,“这意味着,行政审批今后只是一项纯粹的政府服务,不再具有权力寻租的空间。”
打破壁垒才能便民兴利
本报评论员
570条信息压缩成57条,17套表格简化为一张表格,“简政”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不单单是办事者“劳动强度”的解放,更有企业对政府效能和作风的评价。
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还是政府立场的转变——政府发的证,怎么还需企业出具?刚刚填过的信息,怎么还要办事者再填?刚刚提交过的审批要件,为什么换个部门还要提交?正是因为政府从方便办事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沿用多年、司空见惯的“惯例”,才变成了逻辑悖论。而打破这些悖论,才有了“一表制”、“证照库”这两件利器,才有了行政审批大提速——从11天减少到“立等可取”。
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以往,各部门审批系统自成体系,审批材料、前置要件一个都不能少,结果是各种表格、各种材料、各种证照能装满拉杆箱,甚至有些要件因在不同部门“互为前置”而“钳制”着审批速度。一项“政务云”技术,实现了办事人信息资料在政府部门间互通共享,证照库里有的证照和表格,各审批部门调阅即可,不用重复提交——“拉杆箱”变成“公文包”,行政效能大提速。
这一转变的意义,更在于打破了政府部门观念、作风上的“壁垒”。对办事者而言,不管政府设多少个部门,办事者所面对的就是一个政府。打通各部门的专网,恰恰形成了“一个政府”。这有利于消除权力部门化、利益部门化及部门间推诿扯皮、相互掣肘的痼疾,也不再给权力寻租留有空间。
从“清零”自设行政审批事项到下放审批权限,从物理集合的审批大厅到行政审批“一表制”,是行政审批的一次革命,意味着行政审批今后只是一项纯粹的政府服务,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答之题、高分之题。
(稿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姜雪松吴天飞)
(编辑:曲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