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全省实施区划调整项目67个 区划调整带给群众真切的获得感

21.04.2016  10:07

  “我们的花菇卖到韩国、日本了,销路越来越远,市场越来越大,随着远大乡改成远大镇,我们合作社的发展前景也更加远大了!”谈到撤乡设镇给贫困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兰西县远大镇秀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马长龙兴奋不已。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实施区划调整项目67个,调整地区GDP增速达3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降幅明显高于全省贫困人口下降幅度。近年来,省民政厅始终高度重视区划调整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区划调整时,把做好扶贫脱贫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积极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省民政厅副厅长魏峰介绍说,按照省委、省政府动员全省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的要求,省民政厅把扶贫工作成果作为区划调整跟踪问效的重要指标积极加以实施推进。

  掀起脱贫致富“头脑风暴

  可行性分析论证、村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代表座谈会、乡镇发展规划,这些区划调整前的必备功课,让农民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区位、资源、产业优势,这些大家身处其中却从未认真思考过的东西变得如此鲜活;乡镇发展规划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纸上谈兵的事,它和每一位村民息息相关。“我们也要变镇了,村民变镇民了”,区划调整的集聚效应更加强大,招商引资成功、支持资金增多、公共服务加强,这些都成为村民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的强大推力。

  双城撤市设区、东宁撤县设市、抚远撤县设市等区划调整,强化了人们的市民意识。名称的变化、身份的转换、待遇的提高以及发展的机会接踵而至,大庆市杜蒙县撤销白音诺勒乡设立连环湖镇后,放大了品牌效应和人们的心理预期,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日接待量达3000人次,而景区的450名工作人员都是当地渔场和周围村屯的村民。一方水土养富了一方人,各具特色的城镇品牌激活了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投资,丰富了经营方式,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思路。观念活了,闯劲足了,区划调整在激发贫困户锐意进取的斗志,唤起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发挥积聚资金项目效能

  新设立的市、镇对市场充满了吸引力。哈尔滨市双城区公正镇自2014年初区划调整后,引进产业项目25个,两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5亿元,解决劳动力800人,农民工资性收入达到1500万元,提高了农民的富裕程度,解决了当地的扶贫难题。

  产业发展带动的二、三产业就业,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赖土地吃饭,土地集约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变得更为现实可行。富裕县塔哈镇撤乡设镇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88个,仅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就与全镇4102户农民签订了4362份入社合同,入社土地204511亩,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五大连池市团结镇撤乡设镇后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涌现出25个农产品流通大户,在北京、山东、江苏等地设立30多个销售网点,引导全镇农民加入其中,人均纯收入实现12200元,比撤乡设镇前增加了960元。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我省区划调整区域共有312项5000万元以上生产项目和97项民生项目落地,落实建设资金440亿元,财政收入增速达到18%以上,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为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推动城镇化

  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每一次区划调整,民政部门都要依据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人口聚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规划等五大类几十项指标进行考核,并建立了调整效果“回头看”机制,以保证调整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设市、设镇、设街道办事处带来的政策支持体系带有普惠的性质,政府对小城镇建设、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三供两气、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让包括贫困群体在内的所有人从均等化的社会服务中感受到了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公共服务、健全的社会保障,甚至良好的职业技能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住房条件开始向城镇看齐,很多镇投资建设了集中居住点或廉租房,让农民住进了楼房,青冈县柞岗镇拥政村完成了可入住440户居民的住宅楼,并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办事大厅、社区活动中心和广场建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龙江县白山镇撤乡设镇后就建成了垃圾处理厂,并完成了道路加宽、饮水、排水沟等工程;社会保障水平有所提高,一部分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每月可收入养老金800元至1000元,一部分人享受到了贷款优惠政策,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一些经过区划调整的镇和街道办事处通过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劳动技能等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就业竞争力,切实增强他们的自主脱贫能力。

  潮起正是扬帆时。区划调整,正在以其独特而普惠的方式为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所有人涌起希望的春潮。(作者:王艳丽 王芳 郭铭华)

(责任编辑: 所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