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访中东三国:共促和平 共谋发展 互鉴文明

17.01.2016  14:25

  新年伊始,中国元首外交将再度扬帆起航。1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新年首访“花落”中东,可见中国领导人对这一地区的高度重视。此访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战略合作,让世界在中东热点问题上听到“中国声音”,对于我国在新的一年深耕中东“朋友圈”、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具有领航作用。

  为中东和平贡献智慧

  中东作为连接东西方的世界“十字路口”,既是“文明的熔炉”,也是“冲突的心脏”。西亚北非动荡5年来,地区冲突愈演愈烈,有废无立,有始无终。冲突一方面引发了人道主义灾难,另一方面导致了恐怖主义蔓延。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习主席的2016年新年贺词这样说。在中东地区,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广受期待和欢迎。一方面,中国没有对外殖民、侵略的历史,与一些中东国家有相近的历史遭遇;另一方面,中国在中东问题上一贯秉持公正、公平、客观的立场,赢得了世界的信任和赞誉。

  “面对身陷苦难和战火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是中东和平与对话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中国有责任也有意愿为中东和平稳定作出贡献。习主席此时访问中东,既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在外交上审时度势的战略定力,也展现了中国外交奋发有为的战略自信。

  为中东发展注入动力

  原油市场进入低油价时代,沙特财政入不敷出倒逼经济结构调整;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为伊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埃及政治平稳过渡,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时期。中东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与中国和世界息息相关。

  当前,中国同8个阿拉伯国家建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合作关系,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建有中海战略对话机制。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方和第七大贸易伙伴。近期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详细阐述了中阿合作的潜力和前景。

  与此同时,中国和伊朗的合作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伊既是能源安全的共同体,也是合作发展的共同体。伊朗目前正经历着“改革开放”时期,国际社会逐步解除经济制裁,为中伊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得到阿拉伯国家和伊朗的积极响应。中东国家“向东看”政策将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汇流对接,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

  为文明互鉴添砖加瓦

  中国与中东同处北纬30度线,共同孕育了人类文明的火种。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文化交流势头喜人,友好年和文化年等活动亮点频现,各层级和领域人员往来频繁,民间互动和联系日益深入,为双方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互信和民意舆论基础。

  2016年适逢中国开启与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60周年。六十年一甲子,中阿关系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中埃两国将在埃及卢克索举行2016中埃文化年盛大开幕式。这将是一场文明对话的盛宴,对于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埃及、伊朗三个中东大国,充分体现了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对于增强我国在该地区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新年首访,必将为中国同中东国家加强战略合作标注新的历史起点,绘制新的宏伟蓝图,奏响更为壮阔的乐章。(光明日报记者于杰飞李佳彬王水平)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