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三重效应(望海楼)

22.06.2016  00:15

  继今年3月访问捷克后,3个月内,习近平主席再访中东欧的两个代表性国家——塞尔维亚、波兰。为什么中国如此钟情于与中东欧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合作(16+1)机制正在释放的三重效应,可以回应人们的关切。

  其一,地区合作的示范效应。“16+1合作”是继“10+1合作”(中国-东盟)之后的又一成功合作机制。作为“一带一路”落实在地区合作框架的写照,“10+1”与“16+1”可谓“一路”、“一带”的两个样板。经过4年多的实践,“16+1合作”机制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并为其他地区合作提供示范。正是在这一框架下,中塞国际产能合作,在欧洲树立起国际产能合作的示范。习近平主席参观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就是象征。“16+1合作”还为中国地方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地方省州长联合会所展示的地方合作机制,成为“16+1合作”新引擎。这也与“10+1”框架下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地区合作形成东西呼应之势。

  其二,中欧关系的激励效应。16个中东欧国家中,11个是欧盟成员国,5个是正申请或希望加入欧盟的国家。波兰、塞尔维亚分别称为“16+1合作”机制下欧盟成员国、非欧盟成员国的领头羊。波兰是2004年欧盟东扩的优等生,但其获得的欧盟援助2020年到期。于是,波兰积极向东看,愿意成为中国投资欧洲的门户。在近年相继推出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等中欧关系大框架下,“16+1合作”获得了新的合法性:不仅不是原先欧盟担心的对欧分而治之,反而是帮助增强欧洲区域融合的新平台。新的融资平台如中国-中东欧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正在酝酿。这是继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后,中欧金融合作的又一壮举。匈塞铁路延伸并连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成为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关节点。这就赋予中东欧国家除了作为进入欧洲心脏的门户、桥梁与纽带角色外的新使命,也为“16+1合作”机制拓展提供了可能。

  其三,“一带一路”建设的规模效应。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1/4,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板块。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正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规模效应。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16+1合作”机制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集群效应。中东欧是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和通道,塞尔维亚、波兰是最早一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目前,塞尔维亚正在积极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渴望与“一带一路”对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塞尔维亚是“16+1合作”机制里基础设施欧方协调国,正在改造重建的匈塞铁路,则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匈塞铁路通过巴尔干地区河运合作向南延伸至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打造中欧陆海快线,帮助中东欧地区的“三海港区”与“一带一路”对接。波兰是中国在中东欧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作为中东欧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该地区唯一的亚投行成员,波兰借助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积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通过罗兹-成都的蓉欧快线、苏州-华沙的苏满欧等欧亚快线,成为欧亚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

  总之,作为“16+1合作”机制下非欧盟、欧盟成员国代表,塞尔维亚、波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代表了“一带一路”区域机制化的新成就、新方向。

  (作者王义桅为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