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轮下行周期或有三个较大信贷损失浪潮出现

15.11.2015  12:06

  “呆坏账”的大生意

  刘艳

  高空的“秃鹫”正在注视着眼下的世界,随时准备着俯冲向下去抢夺“腐尸”。

  十年之前,他们的机会在于国有银行股改剥离产生的万亿不良资产,而十年过后,处于经济下行周期的中国经济同样为这些嗅觉敏锐者准备了“丰盛的大餐”。

  不过,时过境迁的是,这顿大餐不再是由国家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所独享。除了一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获批可从事不良资产处置以外,一些民间机构亦在从事银行相关领域的信贷催收业务。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也给了一批新进入者机会:一来,互联网金融经过前期圈地式发展,由于风控措施的不完善,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有一批不良资产产生;二来,新进入者自身也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利用O2O方式来介入不良资产处置。比如资产360、包之网、青苔债管家等等平台,它们提供的服务包括为不良资产处置平台、网络拍卖、催收O2O、信息搜索等等。

   不良寻底

  10月底,中国最大“坏账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而其首次公开发行 (IPO)约70%的股份配给多家基石投资者,这足以说明投资者对坏账银行有多喜爱。

  而沪上一家名为一诺银华的催债公司即将登陆新三板的消息更是引爆了金融圈。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银行信用卡为主的个人信贷产品及其他信贷产品的催告及咨询服务业务。通俗地说,就是帮银行和P2P公司向那些拖欠信用卡债务的人催债。

  事实上,2013年信达资产管理(下称“信达”)在港上市迎来大涨,一定程度上就展现出投资者的微妙心态。

  市场对于中国经济下行所带来的不良资产上升预期强烈,果不其然,今年已经披露三季报的16家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平均不良率达1.38%,环比6月末上升7个bp(基点),不良贷款余额达9080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2048亿元。

  各地方银监局披露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三季报显示,不良资产突破千亿的省市已有多个在不断侵蚀着银行业的利润。银监会发布的2015年三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亦显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有所上升,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4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73.4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70.6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2.81万亿元。

  而从信达披露的半年报来看,2015年上半年,信达的净利润达到78.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7%;不良资产业务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业务产生的收入从2014年上半年12.20亿元增长12.9%至2015年上半年人民币13.78亿元。故事似乎还需要延续一段时间。

  相比之下,中国的银行业的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在平安银行行长邵平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2015年银行业半年报披露之后,净利润几乎遭遇了断崖式下跌,同比仅增长了2.4%。而今年的三季报显示,五大行净利润增速下滑至1%左右,逼近“零增长”,除了极少数实现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大部分都是个位数的增长。而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竞争、金融脱媒、经济下行四面楚歌的情势下,银行业的利润收缩恐将继续。

  邵平在其文章中写道:“过去十年,基于政府的隐性背书,商业银行将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向相关领域,如今,由于经济持续下行、产能过剩和政府财税体制改革,这些行业迎来拐点,利润率下滑,现金流压力加大,系统性风险可能随时暴露。在这种风险形势下,以政府融资平台、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为主、风险系数大、资本消耗大的重资产信贷模式必然难以持续。

  标准普尔评级资深董事廖强表示, 中国这一轮下行周期可能有三个较大的信贷损失浪潮出现。第一波发生在对外出口、商品批发部分,第二波是产能过剩、第三波是房地产。

  多位不同银行的对公客户经理也向记者提到, 银行不良爆发的重灾区在制造、商贸领域较多 。一位总部在华南的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有的行业本来利润就很薄,遇上经济形势不好,企业就是面临倒闭的情况。他补充道,有技术壁垒的制造业稍好些,至少先倒掉的不是这些。

  而在客户经理面对的那些企业多半挣扎在生死边缘,“现在就看谁能撑下去,扩张就别想了,勉强维持吧,有钱就能撑着”另一家总部在华南的银行客户经理王强对记者说道。

  银行客户经理面对这样的形势,心里也着急。就记者采访的客户经理中,虽然他们所在的支行没出现坏账,但是每天都担心。因为整体不良率很高,他们也不敢做业务,而所面对的审批官也更加严格,新增限制条件、以前能贷的现在已经不行了,同样的担保物能够批到的贷款被压缩……王强反问记者:“是你,你敢放给他们吗?

  “以前恶性、中性、良好的企业,中性的企业都可以批,现在中性的企业都是再议。审批变得比以前严格,以前不批的企业,大家给审批人做做工作,他想了解一些更详细的数据提供给他,如果他觉得能够为银行带来很大的收益,有点风险也无妨。”上述总部在华南的银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说道。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制造业数据依旧疲弱表明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会再让经济在短期内出现明显回升的态势,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三季度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很可能仍然无法给经济反弹一个有力支撑。而这或意味着企业的信用风险依然不容乐观。

   不一样的秃鹫,不一样的盛宴

  面对不断下行的经济形势,银行缩手缩脚,而激进的互联网金融却承接了银行不敢或者不愿做的业务,将来伴随P2P而生的逾期资产将成为新秃鹫的食物。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曾经对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那些资产,银行是不敢碰的。普惠金融风起,乘风而舞的消费金融路数跟P2P相差无几,消费金融服务的客户同样是银行难以覆盖的群体。

  业界一直对P2P行业自身披露的不良率讳莫如深,消费金融的坏账同样自说自话,资产360市场总监刘帅向记者表示,真实的不良率肯定跟公布的有所出入,不过他不愿意向记者透露其客户在资产360上挂出的不良资产的具体信息。

  资产360,号称中国第一家不良资产O2O大数据催收服务,其模式是为不良资产委托方和催收方提供一个平台,委托方能够在平台上发布不良资产包信息,由线下的催收机构接单,当然他们也会根据不同不良资产包的特点去匹配合适的催收机构,这个匹配的过程,即委托方提供不良资产的相关数据,在资产360自建的模型上运行,然后去适配催收方。就如同滴滴利用算法去匹配合适的出租车和乘客。平台自身不会涉入逾期资产具体的处置过程,目前收取代理费用。

  目前在资产360官网上,能够看到两类不良资产,一类是个人信用贷款的逾期资产、另一类是有抵押的不良资产处置。

  刘帅向记者表达了资产360的努力方向是想沉淀有关不良资产的数据,做实债务匹配的大数据,通过平台拿到的真实业务数据,去发现债务的共性,提供一些类似贷前反欺诈的信用审核大数据,更科学的放款方案以及金融产品设计的改进等等。

  近年声名鹊起的互联网金融为诸如资产360这样的新诞生的“秃鹫”提供了机会。“逾期资产的体量很大,尤其以P2P比较多为主,很多公司快速发展,风控、贷前管理,并没有银行那么专业,最早的时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那么一个过程,后期造成逾期的客户体量就非常大,市场的需求量比较大。”上海奇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监林子琳对记者说道。他和资产360的创始人一样,此前都有P2P的从业经历。

  而林子琳供职的上海奇子资产也是闻风新起的一家资产管理机构,据林介绍,其公司的官网都还处于建设的过程,而不良资产处置只是其所在公司的一块业务,其中包括银行信用卡、P2P的信用贷款、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的抵押贷款出现逾期业务的,逾期资产清收、交易、收购、转让等他们都有涉足。

  林子琳告诉记者,他们处置有抵押的不良资产的方式跟四大资产管理机构类似,收购资产先进行自身处置,考虑到时间周期或者其他原因,上海奇子也可能将其转让、委托第三方的催收机构进行协助。由于资产质量、不同逾期的资产、受催收时效的影响,包括不良资产本身在市场上的价值波动都会发生变化,不同阶段介入的不良资产处置标的将会产生差价。

  与信达这类不良资产管理机构处理的不良资产不同,互联网金融的逾期资产有着分散、小额的特点,而多数做到一定规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全国多个地方开设了分支机构,而不良资产处置的地域性很强,这是诸如资产360这样的平台的机会。

  而像四大资产管理机构能撬动的资源更多,在资产定价能力、交易结构设计、不良资产运营、不良资产处置、融资、风控等领域更有竞争力、更加专业,它们凝视的一般都是大额、较复杂的不良资产标的。

  但是,互联网 为新进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刘刚向记者表示,互联网是信息交互的工具,可以展示不同地区的不良资产情况,无论是有抵押还是没有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