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我与丈夫、儿子回老家看望父母,闲聊中,父亲说:“你看你又瘦了,工作是不是很辛苦啊?”我打趣说:“我一个坐办公室的,能辛苦到哪儿去啊,我减肥呢。”“就你们那单位,还没咱村委会建得好呢,几个‘半人’支撑着,还减肥,谁信呢!”父亲半真半假地说。
“姥爷,我妈的单位像花园。”未等我反驳,一旁的儿子插嘴说。“还花园,也就在你眼里是个花园。”父亲半嘲笑道。这让我突然意识到,父亲对我的工作环境的印象,还停留在我刚上班的那一年;也是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每每看到我,总有股淡淡的忧愁。
7年前,父亲陪着我到黑龙江省的乌伊岭国家一般气象站(现在的乌伊岭国家基准气候站)报到。2月份的乌伊岭冷得出奇,时任局长在接待我们时,向我们介绍道,这里是国家艰苦台站。那时我还不知道正是这种所谓的艰苦,直接造成了乌伊岭多年来“没人来,来了走”的窘态。
如果说,决定到乌伊岭时我便做好了放弃优越条件的心理准备,那么面对现实,我只能说我之前做的准备还不够充足。
白天的办公室到了晚上便成了职工宿舍,双重的角色使原本不大的房间显得更加拥挤,要命的是这座老楼同所有老房子一样有着它“宁死不屈”的一面——无论怎么烧炭,房间的温度就是上不来,白天有阳光还好,到了晚上,脱落的墙皮随时会让你的脸遭到突然袭击,而此时,被窝外的温度绝对让你没有勇气伸出手去理会这个袭击是温柔还是粗鲁。每个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都会让你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又是怎样的坚持,让我有勇气留在了这里。但我很庆幸,我留了下来。而这么多年来,我就像是一颗发射出去的卫星,面对父亲的嘘寒问暖,定期发回一些微弱的信号:我很好,放心吧,涨工资了……却从未提起过单位的种种变化。
自认孝顺如我,却让父亲挂念至此。想到这儿,我对父亲说:“爸,过节后,您和我妈一起去我单位转转吧,单位这些年变化很大。”父亲听了笑着说:“能有多大变化,节后就要秋收了,以后再说吧。”正在郁闷时,儿子拿过平板电脑来嚷道:“姥爷,你看妈妈单位院子的照片,像不像花园?我最喜欢在院子里骑自行车,一点坑也没有。我妈还说要给我买旱冰鞋呢,到时我就可以去她单位滑旱冰了。”本来漫不经心的父亲被孙子的话吸引过来,接过孩子手中的电脑开始认真看。“你们单位现在冬天还那么冷吗?”父亲盯着电脑问我。“不冷了。去年重新修建业务用房的时候,实行集体供暖了,冬天屋里都二十六七度呢。”儿子接话道:“姥爷,我妈单位二楼有两个卫生间,你如果去了,得和我一样去男卫生间。”这一插嘴,让我和父亲忍不住笑了起来。儿子不以为然地说:“你们笑什么呀,妈妈说,我还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她们单位的卫生间是在外面,露天的。下雨天,她还摔了一跤,妈妈说我是个坚强的孩子,所以我俩都没事。”说起单位,儿子像个小喇叭一样停不下来。
“爸,你看,这是单位去年新建的食堂、职工宿舍,宿舍里有独立卫生间,装了热水器,还配了跑步机、乒乓球台,条件特别好,如果不是因为结婚了,我都想把房子卖了,搬去宿舍住。”我指着照片向父亲介绍。父亲一边笑一边感叹,确实是和当年不一样了。 (作者为黑龙江省乌伊岭区气象局副局长 谢同颖 )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
中国气象报:“我妈的单位像花园” -
哈尔滨12:03 13.01.2016 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