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慢病”严峻形势 探讨新医改时代的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模式 哈医大二院成功承办第四届(2015)中国疾病与健康管理年会
为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2020”战略,促进我国疾病与健康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总结和探索我国疾病与健康管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提高医院疾病与健康管理水平,搭建医院疾病与健康管理学术交流平台,12月12~13日,由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黑龙江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委员会第四届(2015)年会”在哈尔滨召开。本届年会以“新医改时代的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技术创新,服务创业,资本扶植”为主题,探讨公立医院应承担疾病与健康管理的职能。
开幕式上,国家原卫生部副部长、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梁万年司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原综合监督局局长、现任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薛晓林先生,黑龙江省省委委员、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赵忠厚,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医院协会索天仁会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刘文川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省分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张斌教授、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健康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周生来教授等多位专家出席并致辞。四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甲医院院长和相关人士参加了此次专业学术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哈医大二院党委书记王永晨主持。
适应医改新形势:慢病如海啸 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作为大会的承办单位负责人,哈医大二院张斌院长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近年来,哈医大二院通过内涵式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以科学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品质,立足于科技和人才战略,大力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致力于提高本地区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了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中的社会责任。
黑龙江省医院协会会长索天仁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讲到,黑龙江省医院协会是省内医院管理者的“大本营”,对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交流行业信息,推动医改政策落实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纽带与促进作用。黑龙江省长期以来深化医改,在很多方面走到了全国前列,尝试着将“大医院防治并重”的责任和引导百姓科学就医的理念贯彻于各级医疗单位,在医院和社区联动及医联体的双向转诊上做了有效的尝试,竭力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医疗模式。此次会议就是在新医改的形势下为各级医疗单位送来“及时雨”,将在未来形成合力,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寻求有效路径。
为让来自全国的数百名医院领导者了解黑龙江省医疗事业发展情况,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赵忠厚主任在会上用精准的数字,全面的调查结果,将全省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加以详细解读。黑龙江省通过“健康龙江行动”等针对改善民众健康行为的做法和措施,在健康管理上做出率先的尝试,力求将疾病的一级预防理念深入到龙江百姓的观念,为龙江百姓的健康探寻出有力的解决方式。
开幕式的最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原综合监督局局长、现任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薛晓林先生,做出了总结性讲话。他指出健康管理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大事,只有全民健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推进“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的专业组织,旨在使医院和医生成为不仅是“救死扶伤”的“治病”机构和职业,更是能满足民众“不生病、晚生病”之需求的防病机构和职业,期望以“全民健康管理”为核心,构建“从生到死无缝隙的健康呵护体系”。专业委员会将搭建多重平台,为促进中国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事业的发展拉开序幕。
实现健康管理 需落实“预防为主”
国家原卫生部副部长、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梁万年司长,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生来教授,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党委书记王永晨教授等多名专家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本次年会以“新医改时代的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技术创新,服务创业,资本扶植”为主题,探讨公立医院应承担疾病与健康管理的职能,将传统意义上的院内诊断治疗疾病,延伸到入院前预防保健和出院后病情干预。移动互联网正推动医疗行业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进,“互联网+”将重构就医方式、就医体验、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国民健康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对于改善医疗服务、传播医疗思想知识、促进健康事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王陇德院士在报告中提到,中国慢病形势的严峻程度用“海啸”形容并不为过。每年1000万新增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全国每年在慢病上约700亿的支出挑战着国民经济,每年2-3倍的患者数量考验着社会发展稳定度,慢病严重的年轻化趋势向全世界发出严重警告。因此,“治病”不能再成为大医院单一的任务,医学的重担是要把人类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健康知识教给群众,传播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才是各级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任务所在。王陇德院士紧紧围绕如何实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机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建设慢病防控的网络体系,把“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学科合作、规范防治”的策略高效实行,实现临床专家到医学大家的转变等问题,做了深刻、全面、透彻、详细的讲解。
在落实“健康中国”政策,解读国家卫生政策和医改政策方面,大会邀请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梁万年司长做了专题报告。他从多方面剖析了分级诊疗新体系中的省、地、县级医院的新定位,指导各级医疗单位有效发挥“医联体”的作用,让大医院和基层医院能够各取所需,各有所长,在医疗事业发展中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
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生来教授围绕着《全民健康管理的“道、法、术”》从健康管理的宏观政策、国内国际形势和现状,将健康管理的理念、制度、体系、模式以及健康管理的工具、手段、方法做了深刻和新颖的探讨。他认为,中国医院的发展需要“企业家”式的院长,需要“健康知本家”,需要由上至下将健康理念身体力行的“带头人”,需要把健康作为一种修行。他以渊博的学识和广阔的视角获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馈。
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党委书记王永晨教授做了关于《慢性病管理现状及防治对策》的专题探讨。谈及新医改时代的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大型医院到底要如何促进医院服务转型与创新,助力中国医院技术转型、管理转型和服务转型的问题上,王永晨指出,从全国医疗大局和国家“大健康”的战略上看,其实医疗只是手段,让全民获得健康才是目的。他说,未来的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新趋势应该是围绕人类健康,而大医院将成为健康管理与服务平台,搭建从医疗走向健康的桥梁,拓展医院的业务边界,基于大数据提供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以及个性化的健康保险服务,将疾病与健康管理带进开放合作的一体化的健康体系。
本次大会上,专家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前沿的理念、详实的案例和独到的观点,为与会学者献上了一场场宝贵的“学术盛宴”。与会专家还就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医院科学化管理、健康管理事业发展等内容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此外,会上还对《全民健康管理》教材进行了新书发布,举行了健康知本家(创新创业)百名院长导师团成立仪式。会议还开设了高血压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板块、糖尿病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板块、中外友好姊妹医院工程板块等专门的议程,为与会的专家提供具体详尽的讲座内容。同时,会议还进行了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创新创业大赛。
据调查,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而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因此健康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会议的召开,将为全国健康管理及疾病管理工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平台,有力促进全国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知识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提高全国健康管理和疾病科学防控水平,更好地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
新闻链接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逐渐攀升并占据总死亡率的82.5%。目前,疾病模式已经悄然转型,慢性病呈现“井喷”态势已经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威胁。国民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第二次全国死因调查相比,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及母婴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的比例由8.2%降至5.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比例由76.5%上升到82.5%,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此外,包括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发病率都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慢性病呈“井喷”态势,已经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威胁。目前我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我国还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约有1.39亿糖尿病患者。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缺乏锻炼、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方式是患病之源。慢性病可防可控。今后20年,我国慢病患者会增加2——3倍,年轻化趋势明显。特别是中风对中国人生命和危险造成的危险尤其大,估算如果中风防控局面不改变,2030年,我国将有3100万中风患者。
新闻链接2:
健康管理≠体检 “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服务让患者真正受益
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帮助个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可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健康管理的例子很多,主要体现在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干预、专项的疾病管理服务等几个方面。比如,对已患有慢性病的个人,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除了改善生活方式以外,还可针对所患的疾病进行管理,以延缓病程,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医生在慢性病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就医环境,分级诊疗以“首诊在社区”的形式将患者分流,而移动互联网医院则主要以提高患者就医效率的方式打通医院服务到患者的“最后一公里”。医疗服务的看病难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资源不足导致看病难;二是流程不畅导致的看病难。移动互联网医院群致力于从患者的就医行为出发通过整合健康大数据,患者可以随时获取自身的健康资料,实现包括健康管理、诊后随访、慢病管理、康复管理、复诊提醒等服务的获取。大数据既包括结构数据也包括行为数据,行为数据本身往往有它自身的价值。
新闻链接3:
“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介绍
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推进“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的专业组织,旨在使医院和医生成为不仅是“救死扶伤”的“治病”机构和职业,更是能满足民众“不生病、晚生病”之需求的防病机构和职业,期望以“全民健康管理”为核心,构建“从生到死无缝隙的健康呵护体系”。该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以疾病与健康管理为核心,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完善医院服务体系,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服务,使医院从单纯“治病”转变为“治病与防病”并重,为百姓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呵护体系。
哈医大二院李华虹 孙瑜淼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