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平:客观认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影响
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再度展现其艰难、曲折的一面。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新兴市场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资本外流的冲击,股市和汇市波动引发投资者恐慌,国际贸易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政策分化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人试图将全球经济的新困局归咎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拖累,甚至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中国进口下降有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举措导致了其他货币的竞争性贬值等等。这些观点的持有者显然严重缺乏对近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影响的客观认识。
一.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融合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再度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收缩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1月的估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1%,比2014年降低0.3个百分点,是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以来的最低水平。另外,世界贸易组织(WTO)快报显示,2015年1—11月,全球货物贸易进口同比下降了12.8%,也是近年来的最差水平。受其影响,中国的出口2015年减少了656亿美元(2591亿元人民币),降幅达到2.8%(按照人民币计算下降1.8%)。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第二次负增长,上次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目前,我国GDP的出口依存度仍然达到21%的较高水平,出口下降对国内经济尤其是工业增长带来了巨大下行压力。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在2015年的增长率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期表现相比,仍然算得上是不错的。根据各国日前发布的2015年四季度GDP统计和IMF预测值估算,美国、欧元区和日本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2.4%、1.5%和0.4%;俄罗斯和巴西经济衰退幅度达3%左右。除了印度仍可能保持7.2%的较高水平之外,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显著差于上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5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进一步上升,按照现价美元估算可达到13.5%左右。另外2015年中国GDP净增4650亿美元,相当于一年新增了1.5个南非或2.3个越南的经济总量。
二.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按照世界银行今年1月6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数据估算,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1%,比2014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达0.625个百分点(按照世界银行估计全球增长2.4%计算),仍高于美国,居全球第一位。以上分析说明,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虽略有放缓,但仍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那些认为中国经济放缓拖累全球经济的观点不攻自破。近两年来,中国在总结前几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精准”调控方式,在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稳定全球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中国也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一些国家市场需求较快增长中受益。总体来看,主要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并未结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跨境投资增长也是助推复苏的一个积极因素。中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说明外国投资者仍然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良好预期。受国际服务贸易市场需求增长带动,201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增至2882亿美元,同比增幅达9.2%;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广告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高端服务出口增幅高于平均水平,占比上升,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效果。货物出口方面,面向美国、英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韩国、南非的出口在整体下降背景下仍然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三.中国进口让贸易伙伴直接受益
从服务贸易角度看,中国是2015年全球服务进口需求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中国进口增长为服务贸易出口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机会。201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同比增加了670亿美元,增幅达到18.6%,许多国家从中受益。而按照WTO的统计快报,2015年前10个月,欧盟来自区外的商业服务进口同比减少了480亿美元,下降7.4%,日本的商业服务进口同比减少150亿美元,下降9.3%。美国同期仅增加了130亿美元,增长3.5%,预计全年增长水平也将远低于中国。
从货物贸易角度看,2015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金额下降对全部货物进口额降幅的贡献率达三分之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是导致我国进口额下降的主要外部原因。实际上,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多数在数量上是增长的。以石油和金属矿产两类大宗商品为例,2015年进口金额分别减少1028亿美元和450亿美元;但从数量看,二者则都在增长,前者进口量同比增加了2700万吨,增长8.8%,后者进口量同比增加了2000万吨,增长2.2%。在2015年世界石油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的情况下,中国逆势增长的进口数量是稳定市场预期、抑制价格下滑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样作为全球原油贸易的主要需求方,美国和日本在2015年的原油进口量都是下降的。
四.中国为国际跨境投资提供增长新动力
当前形势下,投资者预期恶化和实际投资增长放缓是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鼓励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各国竞相采取的政策措施。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为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对投资东道国经济和就业增长发挥了直接作用。《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2.97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3.1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826亿美元,按国家(地区)全球排序,已由2002年的第25位上升到第8位。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逐步崛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成为稳定和提升全球跨境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2005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仅占世界跨境投资的1.5%;2014年提高到9.1%;对同期全球跨境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9.9%。中国的对外投资为全球投资活动注入了新动力,惠及全球绝大多数投资东道国。根据《统计公报》的计算结果表明,2006—2014年期间,中国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的投资流量年均增速都在40%—80%之间;对巴西、印度和非洲地区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0.8%、65.6%和25.5%;多数高于这些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水平。
五.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
近一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全球汇市和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成为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批评中国汇改措施实际在于引导人民币贬值的声音也不绝于耳。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市场多元化的深入发展,评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越来越需要基于“一篮子货币”的标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综合有效汇率指数来看,2015年中国实际上承受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始于2014年下半年的人民币综合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持续上升趋势,到2015年7月已高达同比14.7%的升幅,居各国货币之首。“8.11”和12月两次汇改措施之后,虽然人民币综合指数有所下降,但从全年水平来看仍达到9.7%的升值幅度,仅低于美元1个百分点,与印度卢比相近。相比之下,日元、欧元比上年同期贬值了6.4%和8.8%,巴西雷亚尔和俄罗斯卢布则分别贬值16.7%和19%。201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走低,是市场对前一时期大幅升值的“回调”,把它与“中国通过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直接挂钩未免牵强。
前一个时期,唱空人民币的市场暗流涌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连续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加剧了全球市场担忧和中国的资本外流压力。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除了受主要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分化和全球资本流动不确定性上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之外,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信心受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应当看到,人民币并不具备较长时间内持续贬值的基础和条件。一是因为中国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较高水平,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解决结构性问题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开始加快推进。二是中国经常项目收支的顺差格局仍在持续,2015年货物贸易顺差接近6000亿美元。三是中国没有为扩大出口而促使人民币贬值的需要和动机。四是前两年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对中国冲击有限,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小,相对于一篮子货币则有明显升值;目前美联储加息步伐趋于谨慎,甚至不能排除转向负利率的可能性,人民币贬值压力将明显减缓。总体来看,人民币不论是对美元名义汇率,还是对一篮子货币的综合有效汇率,今后可能更多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基本稳定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
原载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经济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