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外交高效务实 注重底线

09.09.2014  13:19

  十八大以来的20个月里,政治局常委7人共出访23次,到访全球49个国家,与100多个国家领导人会面。这样的频率和密度,在中国外交史上较为罕见。专家分析,中国正在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推动国际秩序更为公平合理。

  2014年7月3日,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抵达韩国访问。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十八大以来,政治局七名常委到访49个国家;中国外交完成全球初步布局

  十八大以来的20个月里,政治局常委7人共出访23次,到访全球49个国家,与100多个国家领导人会面。这样的频率和密度,在中国外交史上较为罕见。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在最高领导人的带动下,正在完成在全球的初步布局。

  专家分析,当前的中国越来越融入国际话语体系,被国际社会深度接受。中国也在借助这个机会,为本国经济转型升级赢得时间和空间。中国正在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推动国际秩序更为公平合理。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出访国家】

  49出访国“精心考虑”

  访问邻国用“点穴”式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蒙古之行。这是他就任国家主席后第9次出访,也是他访问的第26个国家。此前,习近平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曾多次见面。今年5月,他们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曾经一起共进早餐。

  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之后,第二次专程对一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今年7月,习近平曾专程访问韩国,并签订经贸能源等12项文件。

  韩国在中国外交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另一方面,战略考虑也令习近平访韩成为焦点。

  随后的8月份,习近平用两天时间访问蒙古国。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11年来首次访问蒙古国。额勒贝格道尔吉设家宴款待习近平夫妇,夫人亲自下厨。蒙古战略位置重要,是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一环。有专家提出,此访不但促进中蒙合作,也将推动中蒙俄三方合作。

  中国外交部用“走亲戚式”的访问来形容这两次出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则将此称为“点穴式”访问,认为这种访问高效、务实,便于安排。

  自从去年3月份就任国家主席后,习近平在18个月的时间内出访9次,平均每两个月一次,到访了26个不同国家,足迹踏遍亚、非、美、欧四大洲。

  十八大之后,除了习近平,其他6名政治局常委至今出访14次。据新京报统计,政治局7位常委在两年间到访过49个不同国家。

  资深外交家、中国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说:“每一次出访国家的选点,都经过精心考虑,绝不是这个国家没去过,就去一下。从安排上,能看出中国外交的战略设计和顶层设计。”

  去年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访俄罗斯和非洲三国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并参加金砖领导人会议,会见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4国领导人;5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访选择印度、巴基斯坦、德国和瑞士。

  二人首访的国家选择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一指导中国外交多年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观察7名政治局常委一年多的出访路线,对周边访问的次数多达15次,对俄罗斯6次到访;对美、法、德、英、巴西、南非等区域大国至少访问了一次;除俄罗斯以外访问欧洲9次,对非洲访问3次;对美洲访问3次。

  从出访次数上,新一届领导集体同样显示了对非洲和拉美的重视。

  “国内市场出现饱和,我们要向外寻找市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贾秀东认为,中国全方位外交最重要的是为经济发展服务。拉美和非洲市场广阔,中国的产品、投资和技术要走出去,同时中国发展需要能源和原材料,这两个大洲也是重要的提供地。

  【主场外交】

  上百外国领导人访华

  主场外交提升软实力

  十八大以来,多次重大国际会议在中国举行,多国领导人访华。中国“主场外交”同样有声有色。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去年年终展望2014年外交时说过,办好主场外交,培育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今年5月份,亚信峰会在上海召开,11位国家元首、1位政府首脑,还有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来华参会。

  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发表演讲中引用“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等谚语、俗语或者诗句,提出亚洲安全观思想。

  每年一届的海南博鳌论坛,也是中国主场外交的良好舞台。博鳌论坛是中国主办,内容、举办地点、程序都是中国制定,由中国主导。

  在2013年博鳌论坛,习近平与10国来华参会的外国领导人会谈会见。

  今年4月份,李克强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讲透露中国重要的经济信号。

  参加今年博鳌论坛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赵启正当时对记者说,博鳌论坛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舞台。我们一定要着重说明中国正在开展的全面和深化的改革。

  贾秀东说:“利用主场外交,特别是在多边场合,我们作为主办方,可以在议题设置上有超出一般的发言权,更好地融入国际多边的游戏规则。”

  十八大以来,至少有100位国家元首或首脑来华,绝大部分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和正式访问。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东盟十国除菲律宾外,中国已经与9国实现国家领导人级别的访问。中国14个陆上邻国除尼泊尔和不丹、6个海上邻国除日本、菲律宾外,也都实现了国家领导人级别的访问。

  一名知名国际问题专家曾经对记者感叹,随着国力增强,中国外交布局的战略性更加突出。像中国这样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在世界上不多。

  【外交规划】

  领导人参与外交设计

  出访形式与国际接轨

  十八大以来,在一些细微方面的外交“设计”上,中国也下了工夫。

  比如,习近平主席在访问非洲的时候,只能到访3个国家。当时访问南非的习近平在德班“做东”,邀请非洲领导人参加早餐会。

  随着寿桃包、春卷等一道道中式菜肴上桌,习近平见到了赴宴的14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并一起开怀畅谈。

  这样的安排在今年7月习近平访问拉美的时候再次出现。习近平在巴西宴请拉美各国领导人参加集体晚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我们在安排出访和来访的时候,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计,并非只考虑国与国的双边关系。

  习近平主席是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马振岗透露,对于中国的外交工作,领导人有时会亲自参与设计。

  一年多来,在外交形式上,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创多项“第一”。

  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开创中美大国领导人会晤新形式。据亚太经合组织(APEC)美方高级官员王晓岷透露,今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结束后,中美国家元首会在中国有一次类似安纳伯格庄园的会晤。

  今年2月,习近平赴俄罗斯参加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开创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在外国参加大型国际体育活动的先河。

  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中国改革,习近平坦率地表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舆论认为,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既“凸显中俄相互支持”,又体现中国对世界的开放态度,展示了中国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自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外交特点,常常与“推销中国高铁”紧密相连。他在出访时常常安排参观与铁路相关的展览,多次推销中国设备和高铁,获得“超级推销员”称号。

  在资深外交家、中国前驻新西兰、瑞典大使陈明明的印象中,中国总理在出访的时候专门“推销”或者宣传一个特色产品,非常罕见。

  在李克强访问中东欧的时候,外界舆论认为,中国外交正在与国际接轨,并开始摆脱“衬衫换飞机”的模式,进入“高铁换牛肉”的新时代。

  一国领导人“推销”本国产品,在国际上司空见惯。如今,中国的领导人也加入了“推销”队伍,“推销”的内容,有“中国制造”,也有国家形象。

  去年3月份,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进行任内首访。彭丽媛穿着全套“中国制造”的服装惊艳亮相,她将中国品牌“百雀羚”护肤霜作为“国礼”,引发购买热。

  今年3月份,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彭丽媛陪同接待。阮宗泽在一篇文章中感叹:“夫人外交,正是中美关系中一抹嫣红的亮丽。”

  【外交理念】

  主动进取强调互利共赢

  各种场合传播中国文化

  3月21日,习近平夫妇在钓鱼台国宾馆养元斋会见了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转天,习近平夫妇踏上了访问欧洲四国的旅程。

  3月22日,习近平夫妇在阿姆斯特丹王宫出席由荷兰国王主持的国宴。

  细心的网友发现,彭丽媛所穿的深色对襟披风与会见米歇尔时是同款,只是这次搭配了青绿色的中式旗袍。习近平则一改西服革履,穿上了颜色搭配的深色立领中式套装。

  有网民欢呼“新国服诞生了”。分析称,按照西方习惯,在这种场合一般都穿燕尾服,但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太相符。穿中式服装,既彰显民族文化,又不失礼。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各种场合,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其中,和平发展被不断提及。

  每次出访,均有妙语连珠,引经据典。在莫斯科演讲时,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在法国巴黎,习近平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在对外交往中“接地气”。今年7月份访问拉美时,习近平向阿根廷友人赠送包含《失恋三十三天》等影视作品的DVD光盘。拉美媒体称,这份国礼成了中国的时尚名片。

  在外交场合,不断提出新主张,回应关切。在荷兰海牙,习近平首次阐释中国“核安全观”;在上海的亚信峰会,习近平阐述中国的“亚洲安全观”;在希腊雅典,李克强首次系统阐述中国海洋观,将其归纳为和平、合作、和谐三个关键词。

  盘点新一届领导集体就任后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新倡议,有评论称令人“目不暇接”,比如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对发展中国家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一带一路”、“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高祖贵表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们面临的情况比以前复杂得多。我们要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利益,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要对症下药。

  今年3月,习近平在访问欧洲时打破常规,在到访国家的主流媒体上连发四篇署名文章。

  在这四篇文章中,“三中全会”成为关键词。在习近平访问欧洲的几次演讲中,也同样提到了“三中全会”。欧洲问题专家称,中国未来改革的蓝图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国主动宣讲,是要告诉世界,中国将往哪里走。

  国务院总理出访时,在到访国发表署名文章,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做法。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后,9次在国外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表示,利用不同场合、采取多种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表示,在对外交往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等方面的宣传,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

  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常提到党际交往。他在会见泰国客人时表示,党际关系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之间加强交流,有利于相互学习借鉴对方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促进党与党、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会见外宾时提到,国与国交往,要知己知彼,看现实、想未来,历史的思考是前提。他在会见外国客人时,常会谈到中国的反腐决心,分享反腐经验。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访3次,每次都要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

  马振岗认为,中国外交的整个设计强调合作,强调互利共赢。这是中国大国外交最大的特点。新一届领导人在外交上体现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战略设计和主动进取的精神,更为积极有为。

  今年3月份,一篇名为《习近平访欧“大单”将如何影响中国人生活》的文章引起很多读者的关注。网友评价说“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是根本,其他是手段”。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今年春节期间,仅团队出境旅游人数就达到472.5万人次,同比增长18%以上。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走出去”越来越多,人们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新的要求。

  很多民众认为中国护照“含金量”不高,不能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外交部表示,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是中国外交部今年主打的一项工作。

  李克强去年在访问泰国的时候,主动提到中国愿与泰国商谈互免签证。去年底,外交部领事司官员透露,中泰互免签的协议已经谈好,只等合适的时机签署。

  【应对问题】

  周边外交“两条腿走路”

  捍卫利益注重“底线”

  近两三年,中国周边热点不断,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被持续炒热。民众对主权争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

  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周边国家访问次数也最多,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的立场。

  去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国高层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今后5年至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

  习近平等政治局常委集体出席,多个国家部委领导、多个省区市领导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出席,规格之高实属罕见。

  今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柏林发表演讲,表示“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马振岗强调说,中国周边这么多邻国,现在真正和中国关系出现问题的只有极个别国家。“中国的外交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尽管麻烦和挑战不少,但这是中国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碰到的现象。”他说。

  曲星认为,新一届领导层外交的一大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底线思维。在领土主权遭到别人挑衅时,要坚决捍卫,也做好各种准备,往最好的方向努力,同时也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

  贾秀东提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就任后,在处理周边问题上的突出特点是“两条腿走路”——坚决捍卫核心利益,同时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高祖贵提到,十八大以来,在全球事务上中国更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无论是朝鲜半岛,还是叙利亚危机,在全世界很多重大的热点问题上都能看到中国的贡献。

  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是习近平。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赵可金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表示,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外交科学统筹的一个重要标志。

  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习近平外交语录(摘录)

  ●周边外交方针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和平发展战略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海洋权益维护

  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推进互利友好合作,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对非友好合作

  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