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开启“拼菜模式”
现在正值买冬菜的季节,大连沙河口区兴工街道永吉社区出现了“拼菜族”,拼客都是社区里的中老年人。他们在“拼菜”中,不仅收获了实惠、新鲜的蔬菜,还收获了邻里互助的和谐温情。
巧合中萌生“拼菜”想法
“拼菜族”的发起者是刘玉兰。几天前,刘玉兰发现新上市的大葱很好,但商家只愿意成捆出售,这可难坏了她。正当刘玉兰踌躇之际,另一位买菜的老人也正犯愁,两人四目相对之际,“合买一捆大葱,然后两人均分”的想法油然而生。正是这次买葱经历,使刘玉兰萌生了与邻居“拼菜”的想法,刘玉兰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左邻右舍,竟得到了一致的赞同。
快乐“拼菜”共享实惠
“红薯粉零售价4元一斤,土豆1.5元一斤,辣椒2.5元一斤,我们都是按批发价买的这些菜,每斤差不多便宜5角钱。”刘玉兰说,现在,十几家都参与到拼菜中来,采购回来后,刘玉兰和其他几个老姐妹,还要把蔬菜重新过秤,再分配,这样谁都不吃亏。
“拼菜”也成了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平时大家都见面,却很少打招呼。如今却不同了,见面时开始相互问候,这种感觉很好。”提起“拼菜”对邻里关系的改善,加入“拼菜族”的王大爷更是有感而发。
分摊、称重、收钱,在临时的菜摊前,60岁的赵师傅一丝不苟地忙活着。自从社区的中老年人组织了“拼菜”,让他方便之余更多的是感激。“我退休了,在家里没事干,有了‘拼菜’我就经常出来帮大家多干一点。”
和谐“拼菜”共享便利
居民们的“拼菜”生活,还引起了社区的重视。“我们在对孤寡老人、残疾人进行入户走访时发现,不少人表示也想加入到‘拼菜’活动中去。”永吉社区书记吕红波说,考虑到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居民的实际需求,社区主动接过了刘玉兰他们的“拼菜”工作。 “新鲜的蔬菜由社区工作人员,或者由这些孤寡老人的邻居带给他们,的确方便了他们的生活。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竟成了暖人心的事,推动了社区工作的顺利进行。”徐婷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