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玉米拍卖格局是否会有所调整存在一定变数
16.09.2014 12:18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自5月22日临储玉米首次拍卖启动以来,截止9月10日,东北临储及移库玉米共计划销售玉米71376999吨,实际成交24096991 吨,总成交率31.5%。虽然临储拍卖已进行17周,但成交情况并不理想,总体而言,五月份两次拍卖成交情况较为理想,首次火爆高位成交创下98.66% 的总成交最高纪录,之后仅5月29日当次拍卖总成交率在50%以上(52.65%),从6月份至9月上旬,临储玉米成交情况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区 域市场情况略有分化。临储玉米拍卖成交为何高低不同,本文将尝试对过去几个月的拍卖行情予以分析,试图寻找问题缘由。
东北临储玉米:粮质、地域分布致使区域市场成交高低不同 东北临储玉米自首次开拍以来,黑、吉、辽、内蒙四省区均保持每周一次的投放频率,其中仅辽宁省8月20日当周暂停拍卖一周,总体而言,自临 储玉米开拍以来,国家便以“顺价原则拍卖、侧重东北、优先拍卖陈粮及偏远库点粮源”为主要政策指向,在此政策指导下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份率先完成 2012年临储玉米投放工作,并于8月份开始投放2013年临储粮源,与之相比黑龙江省拍卖进度则相对滞后。横向比较来看,辽宁省临储玉米成交率位居东北 三省一区第一(总成交率85.68%),内蒙古位居第二(总成交率47.14%),吉林省次之(总成交率42.71%),黑龙江排名最后(总成交率 20.33%)。为何同为东北临储玉米,成交分化如此明显?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遵循临储拍卖“优先拍卖陈粮”的原则,5月份开始各省份都从2011年少量玉米开始投放,另有2008年部分余粮在计划之中,在 2011年玉米拍卖完毕之后2012年东北临储玉米开始入市。但就2011及2012年度东北地区粮质而言,辽、吉、内蒙三省区粮质尚可,但黑龙江玉米因 当前度雨雪天气等因素影响霉变偏高,另外经过烘干之后焦糊粒偏多,因此就粮质而言,一定程度遭到市场冷遇也属情理之中。 其次,就东北四省区地理位置而言,辽宁省地理位置最为优越,一方面临近山海关,玉米入关方便,另一方便毗邻鲅鱼圈、锦州港等玉米主要集散港 口,发运条件得天独厚。而吉林与内蒙古东部地区运输情况稍显不畅,但通过中短距离汽运发运港口条件也较为方便。与以上三省区不同的是,黑龙江地处东北内 陆,外运不畅,另外进入八月份之后东北地区新鲜果蔬上市本地市场汽运受到一定挤占,运费出现大幅度上涨现象,加之本身黑龙江临储玉米质量不占优势,因此拍 卖之中阻力不断。 移库玉米:质量偏差、起价偏高致使移库粮成交持续低迷 与东北临储玉米成交情况相比,移库玉米成交情况更加惨淡。自6月5日移库玉米首次开拍以来,移库玉米涉及区域较为广泛,先后有山东、河北、 江西、湖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苏、贵州等省份先后参与拍卖,其中山东、河北两省份累计拍卖移库玉米仅39887吨,在关内地区用粮紧缺的情况下全部成 交。另外移库玉米拍卖省份相对杂乱、缺乏稳定性,因此笔者选取江西、湖南两个相对连续的省份进行分析。总体来看,湖南、江西两省份移库玉米成交情况均不喜 人,其中最高成交率69.50%(6月12日湖南成交率),最低成交率0%(9月份前两周湖南成交),与之相比江西省成交率最高与最低分别为30.05% (8月27日),1.09%(7月23日)。移库玉米成交为何惨淡不堪,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南方区域市场供应整体平衡。就南方销区市场而言,一方面受前期运费补贴政策影响,6月30日之前前期采购的东北补贴玉米大量到货,一 定程度上补给了市场;另一方因下游养殖业行情低迷,饲料消费量一直没有明显变化,加之7月份开始,受东北、华北两大主产区玉米价格飞涨影响,玉米价格持续 攀升,因此造成小麦、进口高粱、大麦等替代比例明显增加,个别地区猪料中小麦替代比例在50%以上,而在多数饲料企业保有1-2个月安全库存的情况下,移 库玉米即使开拍,也难引起市场兴趣。 其次,移库玉米质量偏差,饲用用途有限。据市场人士反应,南方移库玉米质量整体偏差,因拍卖的移库玉米均为12年东北临储收购粮,加之长途 运输,破损粒、生霉粒、焦糊粒比例均超过正常指标,因此即便饲料企业参拍移库玉米,但用途有限,一般只能用作禽料,而移库玉米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企业 参拍意愿较低也属正常现象。 再次,移库玉米起价偏高,进口低价玉米抢占市场。以三等粮为例,湖南、江西两省份移库玉米起拍底价均为2400元/吨,等级价差40元 /吨,按此粗略计算,加上一定出库费、升贴水以及短途到运费用,移库玉米到厂成本至少在2500元/吨以上,而进口高粱、大麦等替代品价格则为2300元 /吨偏下,因此在中低端饲料方面,移库玉米不存在任何价格优势。另外,自7月3日以来,江西、湖南等多省份陆续投放2011年及2012年临储美国进口2 号黄玉米,进口玉米起拍价格仅为2150元/吨,相比移库玉米而言价格优势明显,因此成交异常火爆,对移库玉米市场形成一定挤占。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6.09.2014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