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让中国家庭苦不堪言?

03.11.2015  20:17

  [ 摘要 ]我们的家长不懂孩子的教育,不懂孩子的发展规律,甚至连什么是人都不知道。

  随着“二孩时代”的正式到来,这几天,“生还是不生”成了中国人热烈讨论或开玩笑的问题。当备受争议的计划生育政策终于放开,人们却发现,社会的整体生育热情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已经被一个孩子搞得焦头烂额的家长似乎在经济和心理上都没法承担“二孩之重”,这也间接印证了中国家庭在抚育、教育孩子上所承担的重负。

  在中国,孩子降生的那一刻通常开启了一个家庭喜悦的记忆,但也意味着一段充满压力和争执的生活即将开始。几千年来,家庭作为中国人生活的主要舞台,上演着哺育儿童、教育儿童、将儿童抚养成人的循环戏码,而当社会开始变化,竞争压力、提早退休、独生子女制度等社会现象的影响开始渗透进家庭,我们发现,中国家庭变成了一个不堪重负的地方。

  在学校不断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给家庭“减负”?这是关乎到每个人幸福感的根本问题。10月31日,墨卡托秋季沙龙第三场继续了之前对于“教育与成长”的讨论,这次的主题就是“家庭教育”。来自德国的教育学教授曼弗雷德·普伦策尔和中国的儿童教育家李跃儿分享了他们的观察与观点。

  电影《一一》剧照

   李跃儿:当我开始观察孩子,我被吓坏了

  十几年前,我是个生活优越的画家。那时我教小孩画画,有一天,我突然看见一个9岁的女孩坐在凳子上尿了裤子。一般来说,9岁的孩子是不会再尿裤子的,可我发现那个女孩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继续认真地画画。从那时起我开始好奇:孩子的心理到底是什么样的?

  眼睛打开以后,我就开始观察周末来学画画的孩子,他们面临的问题让我非常震撼。比如说,一个孩子经常碰脑袋,他的头发枯黄,脑袋上有很大的包,每当他碰脑袋的时候,他的爸爸不是关心他,而是骂他——而这样的情况从孩子1岁就开始了。再比如,画画的时候,我有时会摸一下孩子的头,他们会很自然地立刻捂住脑袋。这些都让我吓坏了。我觉得自己不能再画画,要做点什么,来改变民族教育中这种普遍的现象。

   曼弗雷德·普伦策尔:家庭是非常复杂的成长环境

  在过去10年里,德国越来越强调多元共存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社会中存在不同形式的家庭,也存在不同的相处模式和教育方式。从人口数据方面说,目前50%的德国人生活在家庭环境之中——有伴侣、有孩子,这部分人中,80%有两个或以上孩子。

  在家庭内部,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家庭教育的程度和质量。首先是父母的社会和教育背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对于孩子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低。另外移民背景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其次,父母对孩子的目标设定不同,有些强调强度,有些强调个性和个体发展,有些强调跟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和想法保持一致。

  在家庭教育的质量问题上,首先,大部分父母都希望支持孩子的性格发展,但到底怎么做才能创造出刺激孩子性格发展的良好环境?家长们需要在提供秩序和提供选择自由之间进行平衡。其次,家庭对孩子的期待高低会决定孩子的自信心,但如何权衡合理与不合理的期待?再次,家庭内部的交流模式至关重要:家长如何回应孩子们的反馈?他们是否会有争辩,是否有开放式的讨论,是否有和其他社会群体进行交流的机会……这些都很重要。

  曼弗雷德·普伦策尔先生

   李跃儿: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缺乏想象

  据我观察,在中国,家长们往往觉得自己没能力把孩子教育成他们心中理想的人。事实上,很多家长不太清楚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要知道,家长得首先有目标、有方向,才能通过一言一行,甚至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玩具、带孩子去什么样的地方玩儿这样的细节来决定孩子的走向。当我们问起家长时,大多数人都模糊地说:我想让我的孩子幸福、快乐,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但是他们的做法往往背道而驰。

  大多数中国父母以为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学校,学校的教学因此越来越多地走向了家庭。在学校,老师讲课进度很快,很多东西没讲透,就把作业留到家里,让家长帮忙完成学校未完成的教学任务,这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感觉,在中国,只要有了孩子,家长苦不堪言,孩子也苦不堪言。

   李跃儿:中国家长不懂得什么是“孩子”

  近些年来,我发现越年轻的家长,越不懂得什么是孩子。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家长本身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一个人在家里,由于学习任务太重,没有机会在非学习环境里跟其他孩子一起长大,甚至有人连小动物都没养过,所以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却不能从灵魂深处知道什么是“孩子”。

  李跃儿女士

  有一个家长领着他2岁的孩子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喜欢巴结别人的孩子。他见到一个奶奶,就对着人家笑,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毛病了?”为此她专门把孩子从深圳领到北京来治病。还有人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吃饭时嚼一口停一下?这些问题都表明,我们的家长不懂孩子的教育,不懂孩子的发展规律,甚至连什么是人都不知道。

  0到6岁是小孩口的敏感期,孩子经常会抓东西放到嘴里,可在小区里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推着婴儿车的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孩子无事可做,可只要他咬手或者咬其他抓到的东西,大人就会立刻把他的手打开,不让他去探索世界。等孩子到了腿的敏感期,要用来自腿的感受刺激大脑发展,大人又不让孩子走——因为小孩那时候还走不稳,如果摔倒了,大人会心疼。等到腿的敏感期过去了,小孩不喜欢自己走路了,家长又开始拼命让他自己走路……所有都是错误的。

  经过多年经验我们发现,如果家长本人的状态非常好,家庭和谐完满,心态放松,不论孩子学习好坏都支持他,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才真的会表现优异。家长的支持会让孩子乐意学习技能,也会对自己感到自豪。

  主持人阿克曼先生

   曼弗雷德·普伦策尔:现代家庭已经不足以培养出完备的人

  现代家庭并不能支持孩子成为一个全备的公民,因为家庭所拥有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这也是需要在家庭之外设立公立教育的原因。德国6岁之前的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但在3-6岁的孩子中,目前有94%选择接受托管,这对从小弥补家庭背景带来的缺憾起到了重要作用。举例说,一个来自移民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可能都不会说德语,而我们会从幼儿园开始给他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今天,家长是否还能为孩子提供榜样作用?首先,家长在人际关系上绝对是孩子的榜样。怎样在共识的基础上和别人进行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规则,孩子对父母、其他家庭关系的观察决定了他们其后与人相处的方式;其次,你可以对孩子实行自治型管理,但孩子如果需要交流或碰到问题,应该能够向你倾诉。

  但孩子也需要接触其他人和其他模式,通过认知其他榜样来进一步扩大视野。另外,家长要尊重孩子,就算孩子的发展趋势和你所预期的不一样。子女有独立的需求,有时候父母感到压力很大,恰恰因为他们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项目”,这是一种误解。

  曼弗雷德·普伦策尔先生

   李跃儿:不要让离婚的“毒气”熏染到孩子

  现在单亲家庭日益成为需要关注的现象,根据我的观察,如果单亲家长很有信心把孩子养好,并且不会因为离了婚可怜自己、感觉到悲哀,他/她就能够在两个人的世界把孩子教育得非常好。

  但现实是,大多数家长到我面前,还没有说话,眼泪就已经下来了。他们实际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很大问题,因为他/她这种“害怕”像毒气一样围绕在孩子身边。实际上单亲没有问题,它之所以在中国成为问题,是因为家长们自己被挑了十几年的毛病,当他们遇到变故,首先就会去看不好的部分,从而被自己的看法吓倒,使这种感觉影响到孩子。

  温弗里德·克奈普先生,墨卡托基金会执行董事、教育事务部负责人

   李跃儿:恼人的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是中国最严肃的话题之一。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在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中,孩子一生下来,妈妈就辞职在家,自己带不了,会让姥姥姥爷来,随后爷爷奶奶也来了。妈妈不想让老人太累,于是又雇了一个保姆……假如孩子哭了,就会有一群大人围着他。这可能导致孩子对于同情心的需求过大,并使他们对危险过于敏感。我经常告诉家长:把你们家的老人赶回去吧,自己带孩子,我看到欧洲的妈妈一个人带三个孩子,还兼着一份工作,我觉得好厉害。

  独生子女的问题非常突出:首先,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宇宙之王,走到任何地方都需要全世界的人照顾他。一个四岁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如果没人主动来招呼他,就会非常伤心,第二天就拒绝再去;其次,这样的孩子很霸道,觉得处处都是自己的家,可以为所欲为;第三,我们的孩子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事情都是等待别人帮他解决,甚至不会主动寻求帮助。这些都造成孩子们在社会上生存非常艰难。

  我常说,不要把爱当成一种感觉,而是应该当成一种决心,而决心等于意图加上行动。随着孩子长大,家长会发现很多自己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弥补,你发现问题的那一天就是你开启修复的起点。人一直到老都能改变,只要你想改变。

  沙龙活动现场

   曼弗雷德·普伦策尔:教育是件内心的事情

  我们通常认为教育是一种技术性问题,实则不然,教育其实是一种互动的模式,我们需要尊重对方。有些朋友让我推荐家庭教育的阅读材料,我会给他们推荐一本小册子,那里面以一个新生儿的视角讲述了“我”对父母行为的感受。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析教育的时候,要从子女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从父母的视角。

  教育当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心理学家认为:你需要放松下来,不要过度紧张,你可能还要凭直觉教育孩子。教育有时不是头脑的事情,而是内心的事情。它需要你调动自己的感受和感情。

  墨卡托沙龙

编辑:李笑然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
外媒盘点2015年度最佳航拍图 包括中国北京大堵车
  黄金周假期结束时,中国北京规模庞大的交通堵塞。Hljnews.Cn
《中国美术报》在京创刊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专电(记者周玮)《中国美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