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绿色“龙大厨”惊艳全国

03.01.2016  10:42

  黑龙江日报1月3日讯 “龙大厨”不是某个人,而是龙江的食品工业。随着龙江绿色食品叫响全国,黑龙江正从大粮仓、大菜园向大厨房的角色转变。凭借绿色食品基地、粮食主产区、黄金奶源带实力,“龙大厨”不断捧出具有龙江特色的绿色美味惊艳全国。食品产业链条不断延长:2014年,黑龙江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位列全国13位。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863户,2015年年末预计增长到1415户,年均增长13.16%。

  大米一斤29.9元,算不算贵?望奎龙蛙农业总经理汤凌云会告诉你物有所值,因为“龙蛙”的卖点十足:“有机标准种植,顾客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适时进行观测,采用私人定制模式销售,每月按量把研磨的新米送上门,让你吃到新鲜、吃到美味、吃到营养。

  2013年,龙蛙米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14年,龙蛙农业新三板上市,融资5000多万元。种植面积从1.2万亩扩展到3万亩,销售额从9000多万元升级到2亿元。

  “龙蛙”还是龙江食品行业里的“新人”。老名牌“飞鹤”把“一贯好”的作风一直延续。初冬时节,当记者来到飞鹤克东乳粉公司采访时,工厂院里正大兴土木。厂长张慧兴说,克东是飞鹤的起步之地,这里每年出产1.5万吨乳粉。随着销售需求加大,今年飞鹤斥资5亿元,投建克东公司的新工程——乳粉生产的智能工厂,预计2016年年底投入使用。这个工厂不但能将飞鹤克东的产能扩大3倍,还要将信息化、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综合,搭建一套可以追溯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消费者购买整个过程的系统。这背后是飞鹤近些年来的不断努力:2010年飞鹤成立妈妈宝宝营养研究中心,从奶粉研发、配方升级、乃至母婴服务等方面建立全方位保障。随后又紧锣密鼓地布局7个万头牧场,奶牛存栏量达5万头。开垦出苜蓿、青贮的种植农场,在奶牛饲料上也精挑细选,又在克东、甘南、拜泉建立世界级的样板工厂,由此在北纬47度的黄金奶源带上,建立了一条种植、畜牧、加工的全产业链和生态圈。去年,飞鹤更布局美国加利福尼亚,斥资1亿美元建设智能工厂,开启了中国乳业的4.0时代。张慧兴说,近几年来,飞鹤的销售额以每年20%的速度在递增,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61亿元,而到“十三五”末将有望达到百亿元。

  大米、乳品、畜牧业是龙江食品加工业的特色产业。生猪大县望奎自从引来双汇北大荒食品公司,年屠宰加工量已经达到100万头,产品覆盖东北三省一区,年销售额达21亿元。在2004年建厂时,望奎的生猪存栏量是250万头,如今增长到350万头。龙头企业的到来更带动了饲养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千头猪场、万头猪场早已经不是新鲜事。

  “十二五”期间不但龙江本地食品企业发力,更吸引来众多的“大腕儿”纷纷落户。厦门的象屿集团便是其中的翘楚——与我省签订5年内形成2000万吨收储能力、480万吨粮食深加工能力、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00亿元的合同,打造全国最大的粮食全产业链经营龙头企业。当记者来到落户于依安的象屿农产时,看那规模所言不虚,粗铁塔一般的粮囤各个满仓。

  象屿集团在龙江有两家子公司,象屿农产和象屿金谷,目前已经达到500万吨的仓储能力。象屿农产副总经理张连发说,2013年象屿集团收购了依安当地的一家企业后发展起来的象屿农产,在2013~2014年度共收储粮食20万吨,营业额达30亿元。按照集团规划的种子繁育+种植+加工+运输+仓储的产业链条,未来象屿集团一家就能收储黑龙江粮食总产的1/3。

  从新贵“龙蛙”高端定位,到老名牌“飞鹤”一贯专业、双汇北大荒的积极带动,再到象屿集团的宏伟布局、骤然崛起,浓缩了“十二五”以来龙江食品行业发展的点滴,“龙大厨”的队伍日渐庞大、精良。据省工信委提供数据,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从2011年863户,到2015年年末预计增长到1415户,年均增长13.16%。主营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1966亿元,到2015年年末3661亿元,年均增长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