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大大的“文艺范儿”如何炼成?
梳理以往习大大的重要讲话,中国青年网记者发现,习大大的“文艺范儿”早已体现在方方面面。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大大多次回忆起自己青年时期的阅读史。谈及近百部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他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多次娴熟引用《史记》、《诗经》、《礼记》、《尚书》等书中的故事和名句,对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外国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家如数家珍。习大大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更愿意与会写书的作家们交流心得体会。这些,正是习大大炼成“文艺范儿”的原因。
习大大爱看书的故事
习大大爱读书的故事可以追溯到知青时期,陕北梁家河村的乡亲们对那位才16岁的知青的印象就是:“爱看书”、“带着一箱子书下乡”、“有时吃饭也拿着书”……2013年3月,习大大履新国家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2014年2月,习大大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被问到“时间都去哪儿了”时,再次谈到除了被工作占去外,经常能做到的就是读书,并表示,“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大大透露,“当时的文学经典毫不夸张地说能找到的我都看了。”他在陕北农村插队时到处借书看,听说30里地外的下乡知青带了一套《浮士德》,就走了30里山路去借。有一次在一位乡村教师那里发现很多好书,有《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他喜出望外,手不释卷。
《浮士德》一书。资料图。
习大大可以顺口就说出十几个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等,由此可以看出,习大大喜欢俄罗斯文学所透露出的对现实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对民族苦难的深切同情。
他喜欢普希金的爱情诗和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之间,他更喜欢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他也很喜欢肖洛霍夫,曾评价说《静静的顿河》对大时代的变革、人性的反映非常深刻。此外,俄罗斯的音乐大师、画家,比如柴可夫斯基、列宾等,也是他的心头好。
《战争与和平》一书。资料图。
习大大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到法国文学家,司汤达、巴尔扎克、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他说,最受震撼的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他同样喜欢法国画家塞尚和德加。
此外,英国作家、德国作家和美国作家也榜上有名。英国的拜伦、雪莱、萧伯纳、狄更斯,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美国的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等的作品他都看过,他说自己很喜欢杰克·伦敦的《海狼》、《野性的呼唤》。
在美国文学经典中,习大大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情有独钟。因为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在第一次访问古巴期间,他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访问时,抽时间去了城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
《老人与海》一书。资料图。
习大大曾如此评价这些书
2013年11月26日,习大大来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在参观孔子研究院时,他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便拿起来翻阅,并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他还说,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大大与作家贾大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习大大如此评价贾大山的小说《取经》:“我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今年两会期间,习大大谈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并提到作家路遥:“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路遥和谷溪他们创办《山花》的时候,还是写诗的,不写小说。”诗人谷溪则在一次采访中回忆:“习总书记当年爱文学、爱读书,他和路遥等谈文学、谈民生、谈理想、谈国家……话题非常广泛,充满家国情怀。”
《平凡的世界》。资料图。
在去年的文艺座谈会结束后,作家麦家收获到一份惊喜,“我的作品也被习总书记关注到了。”麦家介绍,“在会后,习总书记和大家一一握手的环节中,当总书记得知我就是麦家时,他说:‘我看过你的《暗算》《风声》,你是谍战剧第一人,歌颂的是爱国主义精神。’”
《暗算》一书。资料图。
习大大与作家的故事
在2014年10月举行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叶辛是第六个发言的文艺界代表。他述说了自己创作《蹉跎岁月》到《孽债》再到新作《问世间情》的困惑和感悟。
叶辛的发言让同样有插队经历的习大大深有感触,他回忆起自己当年在农村插队落户时的情景。习大大说:我和叶辛都是上山下乡的一辈。你说的我能理解。你是在南方的贵州,我是在陕北黄土高坡。写这些东西才是真实的。艺术一定要脚踩土地,并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
不仅对作家所写感同身受,习大大对中国优秀作家的感情由来已久。
1982年早春,习大大被组织分配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时,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作家贾大山。初次见面,两人竟无话不谈,之后两人促膝交谈,常至深夜。习大大在《忆大山》中深情追忆,“有好几次,我们收住话锋时,已经是次日凌晨两三点钟。每遇这种情况,不是他送我,就是我送他。为了不影响机关门卫的休息,我们常常叠罗汉似的,一人先蹲下,另一人站上肩头,悄悄地从大铁门上翻过。”
1997年2月9日,这是习大大最后一次见到贾大山,病中的贾大山眼光浑浊,话语已经不很连贯。习大大写道:“至此,一股悲怆的情绪油然而生,我不由自主地紧紧握住大山的手,泪水溢满了眼眶。”
“作为一名作家,大山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因此,在与大山作为知己相处的同时,我还更多地把他这里作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把他作为我行政与为人的参谋和榜样。”习大大在《忆大山》中这样写道。
编辑:李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