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式外交”打造全方位大国外交新格局

16.02.2016  15:49

   ——十三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外交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次出访、主持的每一次“主场外交”,都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习式外交”以其大手笔、大视野、大格局打造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成为国际外交舞台上标志性风景线。

  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出访20次,累计138天,行程近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近10圈,足迹遍布各大洲;3年多来,从博鳌论坛到亚信峰会,从雁栖湖APEC峰会到“9·3”阅兵,中国“主场外交”精彩纷呈。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3年多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锐意前行,抒写着新的篇章。日本外交学者网站不久前系统梳理,认为中国外交取得“五大成就”。敏锐的国际媒体借拿破仑“沉睡的狮子”之喻进一步断言:中国已经醒了,习近平正肩负着带领中国走向新的未来的历史使命。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3年多来,中国外交在延续着基本布局框架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开辟新布局是其突出特点。

  21世纪,中美关系牵系着中国外交的整体温度,而且攸关全球外交风向。从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到瀛台夜话再到白宫秋叙,中美两国元首共同作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抉择,成为中美关系的“定海神针”。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宽广的太平洋[4.17%资金研报]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总书记的倡导为人类社会探索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相处之道提供了新的范例。

  打造中俄关系新典范是“习式外交”鲜明布局。当选中国最高领导人后,习近平总书记首访俄罗斯,3年多来,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从黑海之滨的索契到乌拉尔山脉南麓乌法,俄罗斯留下了总书记在海外最多的足迹,中俄迎来两国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

  中欧是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习近平两次到访欧洲都引起轰动,欧洲掀起外交“中国热”。中非合作是亲上加亲。总书记上任后首访非洲并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新方针,去年再访非洲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谱写中非合作新路线图。总书记两度访问拉美,中拉论坛的创立让太平洋“变窄”,拉近了最远大陆与中国的距离,是对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生动诠释。

  从亚太、南亚到中亚,中国将周边视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2013年10月,新中国首次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亲、诚、惠、容”成为经略周边、开拓周边的新指针。3年多来,总书记三次访问东南亚,两次访问中亚,两次访问南亚,两次访问东北亚——总书记的出访行程,一半留给了周边。2016年新年伊始,总书记访问中东,实现了外交“全覆盖”。

  多边舞台更是精彩不断。从二十国集团峰会到核峰会,从上合到金砖再到APEC,总书记一次次阐述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与倡议。2015年9月,习近平首登联合国总部讲坛,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20分钟讲话赢得15次热烈掌声,是该届会议上赢得次数最多、最热烈掌声的一幕。

  大格局需要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联接中国与周边乃至世界的金桥。中国倡导创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创了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应邀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股东……这证明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和地位。

  中国视野、中国精神、中国创新、中国担当、中国理念……3年多来,“习式外交”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树立了一座座丰碑,其家国情怀、天下胸襟赢得了一次高过一次的掌声。展望未来,“习式外交”将续写新辉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继续扬帆远航。(国平)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