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梨树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不撤军 变着法儿夺积温

10.04.2015  12:32

  本网讯(张霁月) 春寒料峭,冰雪正融。在桦南县梨树乡的益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繁忙的棚区人声、欢笑声、电焊声此起彼伏,搭建棚室、检修农机、催芽种子……备春耕现场一片繁忙。

  “桦南县农机推广中心的年景分析说,今年较往年来说积温偏低,这样下去水稻育苗肯定会受到影响。”不过担心归担心,其实益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洪军心里早为自己去年的决定点了一个赞。

  外面气温只有零上几度,水稻育秧大棚里却有20多度。“去年我心里就捉摸着今年会是什么情况,跟县农机推广中心的专家多次沟通后,我决定这57栋大棚不撤,现在才能达到这么高的温度。大棚不撤最大的优点是缓床快,目前已经达到30多公分,有利于苗期生长,地里积温够用。同时,还省去了清雪和扣膜的人工费用,相信科学错不了!”于洪军自信满满地说。

  阳光从破损的棚膜照进棚内,于洪军说:“选择质量好的棚膜是至关重要的,经历了一冬天的风雪,也只有少数的棚膜出现些许的破损。正好可以让大棚通风,等到正式育苗时再修补就赶趟。

  忙活了一上午,新建的20栋水稻育苗大棚骨架终于完成了,社员们有说有笑地去吃饭了。而于洪军打量了一会这些大棚骨架,转身说:“棚膜在两天之内就能扣完。只要农时抢得好,今年的年头就不会差到哪去。

  于洪军给记者算个账,他说:“其实抢农时,就是挣‘时差钱’。咱们的土地比较适合种植11片叶或者12片叶的水稻,不过去年,我提前备春耕抢了10天的农时,抢了300度积温,做到了早插秧,便种植了13片叶的水稻,结果去年比2013年,每公顷多产1.5吨水稻,多赚4500元。

  采访时,一些扛着水稻种子的农民朋友来到合作社,记者看到办公室人员正认真地做着登记。于洪军说,每年的这个时候,乡亲们会将自家的种子送到合作社来催芽。去年,300多户农民送来了90吨种子。今年,已有20多户农民送来了10000公斤种子,这几天农民将陆续送过来。统一催芽能节约劳动力,农民也可以争取时间在外打工。

  尝到甜头的农民们,早已习惯把于洪军的合作社当成“托管所”。将种子送进催芽车间的赵井祥满怀期待:“把种子送到这我放心,这儿是我们县第一家搞催芽车间的,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科学管理,在这儿催芽的种子没得过恶苗病,我们梨树乡和周围村屯的乡亲们都很认可。

  在催芽车间,记者看到,农民送来的种子整齐地摆放在浸种催芽箱内,共有10个浸种催芽箱,一次性生产能力是45吨,浸种开始后将直接往浸种催芽箱内注水,浸种需要5天,催芽需要3天。于洪军说,第一批浸种催芽将于3月28日开始。

  同时,于洪军也没忘了将合作社里的机械,插秧机、拖拉机、四轮车……统统进行一遍系统地检查和维修。合作社春耕时所需的农资也已准备齐全,一步也不耽误。

  跟着合作社 春种不迷茫

  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及天气异常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部分农民总是为种什么作物有钱赚、什么时候种植产量高、别人运用了什么技术等问题犹豫不决。

  于洪军谈到,造成春种迷茫原因有很多,但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的体现。并不是好的经验和做法就适应任何时候。当前,农民种养很大程度上是“跟着感觉走”,对上一年价格高的便一拥而上,致使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降;对上一年价格低的就绕开走,造成价格上涨。破解问题的根本举措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科学管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集体。他为成员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农业和农民双增收。今后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同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直销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农民春种迷茫,绝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更关系到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希望通过政府、社会、农民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广大农民少些迷茫,多些收入与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