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新时代道里振兴发展新篇章

08.11.2017  12:46

欧陆风情浓郁的中央大街

王府井购物中心开门纳客

汇智金融企业总部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要把报告描绘的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在于行动。道里区要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领会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和新修改的党章,全面把握大会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全面开放、文化繁荣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和重点问题,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以更宽的视野审视发展,以更高的水准推动工作,以更大的力度加快转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以产业项目为“总抓手” 促经济提质增效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鹏程药包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道里区主动适应全市功能定位、产业定位的调整,始终坚持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准确把握供需结构升级的新趋势,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项目牵动和创新驱动战略,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围绕建设“五区”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两部”战略,持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今年1-8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6亿元,同比增长8.1%和6.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区本级财政预算收入43.69亿元,总量列九区第一,区域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招商引资是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投资的关键力量。作为有效投入的重要“源头活水”,道里聚焦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推进专业化、平台化、靶向化招商,产业项目的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瞄准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打造新榆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着力培育和引进以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供应链金融管理等为重点的新商业模式,引进一批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商业模式企业落户;面向大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新型零售、消费服务等新业态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一批国际级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项目。1—9月份,新引进并签约产业项目43个,投资总额792.5亿元。目前,正在推进洽谈项目108个,投资总额1293.2亿元。

  经济建设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产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产业项目就是加快发展的“总抓手”“金钥匙”。今年以来,道里区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牛鼻子”,坚持集约、集聚、集中组团发展,重点打造临空经济区、新榆开发区、沿江景观带和群力西区四个产业承接平台。突出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今年计划开复工产业项目100个,总投资32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6亿元,截至目前,新开工项目23个,复工项目15个,项目开复工率达到100%。

  双创发力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道里区着力培育“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新文体旅、互联网+”新动能,注重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深化与哈工大、哈工程等高等院校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加大一批文体旅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力度;充分发挥龙门科技企业众创空间“场内孵化+云孵化”示范作用,推动曼哈顿、中央红、透笼集团等5家传统商业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

  围绕全市“五大基地”产业定位,充分利用好国际航空枢纽,地铁2、3号线,哈西客站,哈站北广场等发展平台和环境的提档升级;立足金融、贸易、服务等领域已经具备的产业基础,深入谋划道里区在建设国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上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魅力道里

   八成财力投入“民生礼包”让民心更温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是高频词,“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道里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针对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发力,道里区坚持把近80%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大力实施教育振兴计划,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推进“幸福课堂”等教学范式研究,开展“智慧教室”、教育城域网和教育云平台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发展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名园品牌牵动战略,做大做强公办园,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园,构建公办园与民办园、优质园与农村园联手共建长效机制。探索“互联网+”和“创客教育”等新途径,2018年将努力打造5所创客教育种子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确立5对、10所学校作为先行试点学校,开展“九年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

  大力实施全民健康计划,建设健康道里。全区35岁以上共计42万居民全部免费接受脑卒中筛查,重点对10万高危人群跟踪服务;全力做好“国家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承接工作,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依托“云医疗”打造“互联网+医疗”数字化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完成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的道里区中医医院、康复医院项目建设。推进公立、民营医疗机构整体转型为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大力实施素质升级计划,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高标准迎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中期评估,积极推进道里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建设,全区20个街道、3个乡镇设立文、图两馆分馆,重点打造8个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形成区域特色凸显文化品牌84项,示范区创新案例25项。深入实施“全民阅读”工程,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信息化水平。

  建成千米以上中心社区32处,中心社区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各类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救助;将残疾人康复救助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5年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8万人,5.1万人实现再就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万元和1.8万元。进一步提升网上政务平台服务能力,扩大“道里区企事业单位在线”服务群承载业务和覆盖范围,提升在线服务成效。积极引进急需紧缺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人才,提升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总量和层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深入推进“民主道里”“法治道里”“平安道里”建设。成立了区人大代表“经济之家”,有效服务全区经济工作;区政协组织专家举办道里区全域旅游协商论坛,为道里区打造文化旅游先导区建言献策;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集中开展信访维稳专项行动,坚决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生态文明“内外兼修”打造美丽宜居城区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中,美丽生态分量越来越重。立足得天独厚的临江滨水、上风上水的区位优势和深度释放松花江外滩、长岭湖、金兀术运粮河、八一水库等水系湿地星罗棋布的生态优势,道里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为群众打造“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的舒心环境,不断加快推进生态宜居引领区建设。利用58公里沿江岸线的独特优势,实施沿江生态建设提档升级、城区生态园林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7%。启动群力外滩湿地项目建设,围绕激活城市生态资源,完善松江湿地体系,展现地域人文风貌,保护水源生态环境进行统筹布局,充分融入区域自然、人文元素,构建亲水、近绿、怡人的生态空间,再现松花江原生态湿地的自然风光和大美景象。目前,一期工程已于10月开门迎客。推进太平湖、运粮河绿色生态保护开发,长岭湖跻身省级湿地公园。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积极搭建市民乐于参与、便于参加的各类创建活动平台,引导和推动广大市民自觉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添光彩,提升整体市民的文明素养。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清理“僵尸车”行动,依法清理“僵尸车”1660台,有效缓解停车难题。在全市率先试点推进“消灭蜘蛛网、梳理外挂线”暨“庭院即我家”综合整治工作,对全区1581个庭院、11556个楼道和379条道路进行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四治两提”行动,即治堵、治脏、治乱、治差和城市环境提档、农村环境提升。

  不断强化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宣传教育、综合整治等措施,加强环境执法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环保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努力改善辖区环境质量,解决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区政府、区环委会文件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大检查、重污染天气应急等重点工作任务与责任分工方案;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全面推进新发镇、新农镇、太平镇国家级小城镇试点建设;提高办案质量,严格执行审批告知、公众参与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项目一律不批,源头防控新污染源的产生。

  在哈市率先完成2017年燃煤小锅炉治理任务,分别对113台小锅炉进行了自拆、帮拆和强拆;清理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472个,推进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建设等71个棚改征收项目;改造老旧供热管网182.2公里,全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6.3%,名列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建成大型智能化固废处理中心,生活垃圾密闭运输率达到100%,环卫作业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高线”守住“底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等八个方面重要任务的战略部署,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引了实践方向、作出了战略部署。道里区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高标准要求,实施“建强核心、服务中心”的管党思路,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加强。坚持思想建设,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切实加强区委常委会自身建设,修订完善区委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和程序,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接受监督;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重业绩重公认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规范干部选任程序,确保选人用人质量;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持续开展建强基层组织、抓实基础工作、完善基本制度,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标准化、效能化的“三基三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守住“底线”,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试点工作,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正风肃纪。严查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政治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将政治生态考核评价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下发研究制定道里区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体系,建立政治生态评估档案,将政治生态考核评价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使政治生态建设成为“硬指标”。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推进作风整顿,按照省委市委梳理出的“五个方面20个突出问题”,聚焦“三个坏把式”“五个坏作风”和破坏发展环境突出问题,驰而不息地狠抓作风整顿和环境整治,紧盯小事小节精准发力,突出重点领域严查重惩,抓住关键少数较真碰硬,对于影响发展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护短,着力打造公开透明、简化便利、服务高效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道里区广大党员干部投身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