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盘点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件大事

30.12.2015  15:34

  纵观2015年,“互联网+”“提速降费”“乌镇峰会”等已成为广大网民熟知的热词,而这些热词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中国互联网这一年的发展之路。过去的一年,互联网全面发展,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国际交流乃至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内容。以下10件大事,或许有助于带领大家重温今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当中那些激荡人心的时刻。

  @ “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思维变革。“+”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跨界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2015年3月,“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我国国家层面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11个重点行动领域将作为发展方向。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促进信息化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对接、融合发展,分享经济蓬勃发展,助推传统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首家互联网银行诞生

  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国内首批民营银行中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见证了第一笔业务,他在考察时强调,互联网金融一定要适度发展。“政府要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你们有‘舒适度’,不再被绑住手脚。同时,你们也要有一道防控风险的‘防火墙’。”

  1月18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试营业,注册资本3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主要是个人及小微企业的存款;主要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以及票据、债券、外汇、银行卡等业务。

  与传统银行相比,微众银行创新了金融业务模式和金融交易方式,是对原有的网点和柜台业务的一种颠覆。其定位是“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须财产担保,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的银行。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的设立,为顺应新的监管要求,包括在线身份识别、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将实现新的飞跃。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