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教”孕育新时期优秀“匠人”
人们常说,创新的思维有多宽,互联网颠覆的领域就有多广。
如今,“互联网+”已迅猛渗透到黑龙江省职业院校的方方面面,如何拥抱“互联网+”,推动“智慧化”校园建设,孕育新时期优秀“匠人”,已成为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的时代命题。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欣喜看到,黑龙江省一些职业院校已经迈开大胆改革、创新与探索的步伐,努力使黑龙江省职业教育跟上“互联网+”时代的节拍。
以学校专业优势构建“互联网+农户”平台
王晓岩的公司于去年10月成立,主营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等农产品销售。在公司成立初期,五常大米等农产品的销售量少得可怜。看着每天的销售数据,王晓岩曾一筹莫展。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团队得知此事后,为他规划设计了PC端、微信端、手机APP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平台。很快,互联网的金手指“激活”了公司的生意。该平台基于溯源思路,整合电商、物流和农产品产地三方资源,目前已成功为公司销售了五常大米、饶河黑峰椴树蜜等农产品,今年预计通过平台能够销售五常大米150吨左右,农民和公司的利润率都将提高50个百分点。
谈起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服务,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侯彦明有着“雄心勃勃”的规划:“我们通过联手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快递物流企业、农业生产销售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互联网优势,打造易学易用的移动电商平台,精准搜集农产品生产信息,实现食品溯源,提供农业大数据,为政府实现精确服务三农提供依据,也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预测数据,准确指导农民生产和销售,促进农民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他告诉记者,目前,学院已与通河等多个县级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构建“互联网+农户”的移动电商平台,通过平台建立农产品、农资、农机交易平台、农产品信息平台,促进土地流转,降低农产品、农资销售、农机服务及农机维修等成本,做到精准服务农民。
据了解,目前省内一些高职院校正在着手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务,拓宽社会经济服务领域。作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如何因时而变,做好“互联网+教育”这篇大文章,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正在积极探索,校长范利仁介绍说:“学校基于互联网技术对行业、产业带来的深刻影响,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引进国内具有引领性和先进性的互联网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推进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把‘互联网+’植根于专业中,紧密对接‘互联网+’时代下的战略新兴行业产业,使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8个专业组成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慕课打开教育围墙
“互联网+”倒逼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2014年6月,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加入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安排专款购买了智慧树网的20门慕课,并建立了专门的慕课教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供学生选修课之用。
出于兴趣,该校学生刘芳莹选择了军事理论课程。“在如今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大学生应具有怎样的国防观念和担当?”慕课在线课堂上,刘芳莹提出的问题曾得到老师的认可。“那堂课,老师只回答了四个问题,其他问题是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学生提出的。课后,很多高校学生主动找我在线讨论问题。”小刘告诉记者,她从小对学习能力缺少自信,可是通过“慕课”让她知道,世界虽大,只要认真努力,就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把慕课形容为一颗‘炸弹’,来炸开大学的围墙,炸醒昏昏欲睡的课堂。”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徐青这样形容慕课。她说,因为慕课在知识传递上比传统的实体课堂更加符合学习科学的规律与要求,因而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有效。当教务部门把可供选择的课程名单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了,能聆听北大、上海交大等一些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望尘莫及的名校的教授们讲授课程,还能与一流大学的同学们一起辩论、讨论,展示自己的思想,通过互动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同学们对“慕课”充满了期待。
徐青介绍说,为保证学生学习慕课的质量,学校还建立了助教队伍,负责指导学生进行“慕课”学习,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从目前开设的18门“慕课”来看,学校有5门课的学习情况在全国排名第一,其它课程均排在全国高校前10位,助教教师也在引导学生学习慕课时提升了自身能力。
徐青认为,兴趣驱动下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一些从初中起就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也能考取高分了。有学生风趣地说,“让我们用鼠标点击绚烂的人生!”
“互联网+职业教育”成培养技能型人才支撑黑龙江省着手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有专家指出,“互联网+”究竟能“+”多少?还取决于大学生基于实践的创新能力。
前不久,黑龙江职业学院在举办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有9个二级学院的24支学生创业团队报名参加,参赛团队创业项目涉及公共服务、传统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和新业态等五大类,参与学生近百人。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随后又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首届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该校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李一鸣以“昌鸣宜居智能家居”项目在全省51所高校的410支省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农牧工程学院的学生刘志琦、赵婧、吴雅平和符显娇也以“奶牛疾病远程诊疗”项目荣获省赛三等奖。该校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三、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获得一等奖的高职院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互联网+职业教育”正在日趋成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据介绍,黑龙江省将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应用环境建设,到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基本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到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将建成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并加强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普惠适用、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相关特色资源,逐步形成数字化、开放型、共享型职业教育资源体系。
据悉,为适应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黑龙江省将以互联网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针对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并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培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促进学习资源开放共享,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联盟,逐步建立一个能够在全省范围协助政府管理、面向基层社区教育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专业化服务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各级各类从业人员提供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综合性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