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五常大米品牌保护 假五常大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近年来,五常大米作为我省最大的绿色食品品牌,受到了大量假冒产品的冲击。针对目前五常大米在品牌营销和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在16日召开的省市联席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提出,要加强五常大米品牌营销与保护工作,打一场五常大米品牌营销与保护硬仗。
五常大米年加工能力560万吨
目前,五常市现有大米生产加工企业293家,年加工能力560万吨,2014年产出优质大米71.4万吨,销售67.8万吨,销售额54.2亿元,上缴税金4000多万元,增加农民收入3600元。
水稻经营主体发展到2621个,水稻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67.2万亩,占31%。通过政府部门帮助企业协调贷款、给予项目支持等方式,吸引东方集团、中粮集团、金福粮油等龙头企业入驻。哈市农业企业现已发展到421家,水稻订单面积210.7万亩,达到100%。
针对五常大米加工企业多、品牌多的现状,集中现有293家大米企业品牌资源,统一实行稻花香、长粒香等原产地品牌。目前五常大米已在30多个省市建立旗舰店、专卖店、连锁店、配送中心426个,进入大小超市2159家,直接从事销售人员近3万人。
“互联网+”五常大米全程质量追溯
近期,五常市根据“互联+”建设了五常市农业物联服务中心,以大数据采集控和专家云平台为支撑,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水稻源服务体系、农产品电子信服务体系、政务资源服务体。其中,水稻溯源服务体系是门服务水稻生产,通过“三确检一码”,实现对五常大米的程质量追溯。即确地块、确种、确品种;采用光谱技术,根网网制了溯息系专一全子据基因性状,确定五常大米真伪,开具检验单;运用最新博码技术,对五常大米包装进行防伪。
另据介绍,外来的大米、水稻到哪个企业都要做登记,并派有关部门驻企跟踪,看这个米最终走向哪里,禁止使用五常大米标识。五常市政府还下发致企业一封信,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格不使用掺杂使假(大米)。
五常市每年都组织开展以大米为重点的食品专项整治及域外打假行动,采取“四门落锁”方式,防止外地大米流入五常。但目前还存在法律支撑体系上不完善,产品标准上滞后,域外打假难度大等问题。五常市政府因此建议,将五常大米品牌建设与保护工作纳入年度哈市立法计划,尽快制定出台“五常大米品牌保护办法”地方性法规,为品牌建设与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业内整治域外打假
针对目前五常大米在品牌营销和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在16日召开的省市联席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听取哈市政府关于五常大米品牌建设与保护情况汇报后,他提出,要加强五常大米品牌营销与保护工作,事关龙江绿色食品最大品牌的营销与保护,事关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利益,打一场五常大米品牌营销与保护硬仗已经迫在眉睫。同时还强调,要在龙江区域内坚决打掉假冒产品,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对存在或流通到省外假冒产品的控制和打击要借助兄弟省市相关执法力量有更大的力度。
当前,五常市政府要把具备五常地理标志并有品牌的全部大米品牌,集中展示在五常市政府官网醒目位置。系统展示真正的五常大米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包括种植地区分布、加工企业分布以及与种植地区连接,与终端销售市场连接路径方式等重要环节。展示系统要动态地记录交易行为,接受消费者网上查询和监督;坚决打击我省区域内假冒产品,特别是省内其他地区大米运到五常加工后冒充五常大米。
哈尔滨市政府要对五常现有大米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进行一次充分深入的思想动员,讲清楚政府对企业经营自主权即在五常市加工其他产地大米的自由选择权充分尊重,更要讲清楚将外地大米运到五常加工后冒充五常大米地理标志和品牌的违法违规性质以及政府打击假冒产品的决心。凡在省内发现假冒五常大米产品,按照属地原则由五常市、哈市和省工商、质监、公安部门用最严格的行政执法力度进行打击,集中打击、曝光一批。对省外出现的假冒五常大米产品,由省直相关部门将线索提供所在地区的职能部门协调处理。对于在监管查处方面严重失职、打击不力的部门要严肃追责。
□记者贾杰
编辑:谢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