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危桥过车 感觉桥直颤动
被评定为五类危桥的“春雷”桥仍有车辆通行。
桥栏杆多处破损。
近日,市民葛先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称在松北区有一座早已被专家定为五类危桥、本应封闭的桥梁仍在使用,呼吁相关管理部门尽快采取措施以免发生危险。
现场
水泥护栏明显开裂
大小车辆仍在通行
1月3日上午,根据葛先生的指引,记者来到松北区新镇村。连接备战路和东岗屯、西岗屯的是一座名为“春雷”的桥。记者看到,该桥宽约7米、长约200米,有6个桥孔。桥东侧立有一个黄色标牌,上面写着“危桥”字样。被雪覆盖的桥面坑洼不平,桥两侧水泥护栏有明显裂纹。在桥下,记者发现桥拱已有多处裂缝,桥下冰封的江面宽百余米,桥底距江面10米左右。桥头立着一块由原松北区交通局和松北区交警大队设立的警示牌,上写:“经桥梁专家及相关部门检测,‘春雷’桥属于五类危桥,如遇重车通行,将有可能引起垮塌。故将该桥封闭,暂允许行人及两吨以下小型车通行。”桥的东西两侧所立的黄色限高栏杆早已被车辆撞毁,只剩两个倾斜的铁柱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仅30分钟就有10多台大小车辆在桥上驶过,吨位较大的车辆行驶在桥上,能明显感觉到大桥颤动。
过往村民说,这座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东岗、西岗两个自然屯数百户居民通往松北镇及新镇村的唯一通道,桥下的松花江支流水很深。尽管警示牌明确规定只允许两吨以下(含自重)的车辆通行,但仍有很多大于两吨的车辆通过,特别是秋收季节,桥上经常会驶过拉粮食的大货车。
专家
五类危桥不能使用 应当尽快拆除改建
在该桥的主管部门松北区农林畜牧兽医局,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人刘云龙说,2012年“春雷”桥被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的专家评定为五类危桥。
五类危桥到底有多大危险?车辆通行能否出现安全隐患?
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宗林教授。王教授说,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分为五类。一类桥梁为全新状态,功能完善。二类桥梁为有轻微缺损,对桥梁使用功能无影响。三类桥梁为有中等缺损,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四类桥梁为主要构件有较大缺损,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正常使用。而五类桥梁为主要构件存在严重缺损,不能正常使用,需要禁止交通,尽快拆除改建。
市公路管理处
桥体加固权宜之计 维修资金也不少花
既然“春雷”桥已被桥梁专家及相关部门鉴定为五类危桥,为何该桥却至今没有封闭?
刘云龙介绍,2013年,该局就此往区里和市公路管理处打过报告。市公路管理处给出的意见是桥梁全部拆除重建。而拆除重建资金至少需数千万元,这笔钱国家、市里能配套一部分,其余需区里支付。因区里没有这笔钱,所以该局只能采取两至三年对桥体进行一次普查的方法予以监管。同年,松北区农林畜牧兽医局向市公路管理处打了申请加固报告,对该桥的立柱进行固定,又对桥面进行了加固。2014年,由黑龙江省龙交工程检测加固有限公司对该桥进行了承重检测,检测报告建议对该桥通行车辆限重10吨,单车单向居中行驶,前后两辆车不同时经过同一桥跨。
为了安全起见,该局在桥头立下了只允许2吨以下(含自重)车辆通行提示牌,而后在桥的两端都安装了限高杆,以防止大型车辆通行。可立杆后没多长时间,限高杆就被人为破坏,此后限高杆反复维护,但最终都被破坏了。
对于刘云龙的说法,记者采访了市公路管理处危桥办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认为,由于“春雷”桥是大型双曲拱桥,结构比较复杂,尽管加固了,但还属于危桥。加固只是简单的维修,没有从根本上对桥体进行改变,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每次加固的资金也很可观的,因此一直加固并不现实,要想治本还应该拆除重建。
松北区
缺少资金只能加固 拟把建桥列入计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目前“春雷”桥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
松北区松北镇镇长李志新表示,对于“春雷”桥的问题,2013年他已经向区里相关领导作过汇报,区里领导也很重视。政府还曾经从东、西岗屯里迁出来一部分村民,安置到附近的几个村,并且为迁出的村民免费提供了房号。但由于被迁出村民的耕地还在东、西岗屯,村民觉得居住地距离耕地太远很不方便,又陆陆续续搬了回去。
据介绍,每年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假日,当人流和车流比较大时,松北区农林畜牧兽医局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在桥两端进行24小时值守,以防不测。
李志新还告诉记者,由于“春雷”桥附近有沙场,之前经常会有运沙车通过这座大桥。对此,他们都安排新镇村村委会在桥的两端放置两块水泥堆,通过限宽来阻止重型运沙车通行,以免对桥身造成伤害。他们还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去东、西岗屯向村民进行安全意识宣传,必要时会投钱设置限高设备。
松北区主管副区长郑灿龙告诉记者,考虑到东、西岗屯居民出行问题,此桥早晚得拆除改建,目前因资金问题只能加固维修,但会把该桥建设列入重点计划。
桥体出现多处裂纹。
有关部门在桥头设立的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