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改革 六大工程]系列解读(十二)

06.01.2015  09:18

——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科技处处长焦光纯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 焦处长您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新趋势,我们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提出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意义重大。那么请您介绍一下,我校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核心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焦光纯: 科技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学校学科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校针对如何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提出了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这一工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2011计划
      ——“科研平台建设计划
      ——“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通过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在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贡献力,为我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提供保障。

      记者: 我们知道,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为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 我校“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第一项内容,就是“2011计划”。请您介绍一下,国家“2011计划”实施的背景和意义,我校的“2011计划”主要任务目标是什么?
      焦光纯: 国家“2011计划”是高等学校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第三次繁荣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计划。该计划是针对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的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该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中的“2011计划”,是以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保障、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国家需求、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进行设计和培育。该计划实施将是促进我校跨越式发展、显著提升办学实力的一次重大机遇。
      ◆我校“2011计划”主要任务:做好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面的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工作。
      ●国家层面:
      ——牵头组建“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要求,联合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等单位,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组建一批科技创新团队,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全面提高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重大问题,为黑龙江粮食持续增产增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持久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着力做好由江南大学牵头,围绕国家重点行业发展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核心单位之一,牵头建设乳制品产业创新平台针对乳品产业关键问题,围绕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方案,系统解决乳品质量安全问题。
      ●省级、校级层面:
      ——做好“东北绿色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健康养殖”等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工作;
      ——鼓励教师参加东北林业大学牵头的“黑龙江省林下经济资源研发与利用”、华中师范大学牵头的“农村改革发展”等校际联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我校“2011计划”的预期目标:
      ——整合全校优势资源和平台组建、培育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2个;
      ——按照省级“2011计划”要求组建培育1~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组建有发展潜力的1~2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记者: 近年来,党中央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的环境和氛围。而科研平台建设就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您认为该如何理解“科研平台建设”的含义和作用?当前我校科研平台建设是怎样一种状况?学校此次提出“科研平台建设计划”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焦光纯: 科研平台,顾名思义就是科研人员进行各项科研工作的舞台,具体是指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集聚了先进的实验设备、优秀的科研人员、精湛的创新团队、良好的科研项目、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开放的学术氛围,为孕育科学灵感、催生原创成果提供了无法替代的优越条件。
      “十二五”以来,我校科研平台建设得到了多渠道的支持,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省高校等一批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设立,已经基本覆盖了我校各个学院。但是,还存在一套人马几块牌子、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研究方向分散等问题。
      ◆我校“科研平台建设计划”主要任务: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其中硬件建设主要是借助学校创新大楼等建设条件,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释放学院研究室空间,优化实验室功能布局,集中力量加强和改善高水平科研平台条件。软件建设主要是在推进学校岗位精细化设置的工作基础上,借鉴PI制的优势,通过招聘、选拔重点实验室主任、岗位专家,在进一步凝练、统一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依托平台组建团队。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首先在乳品、大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试行,逐步在全校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推进。
      ◆我校“科研平台建设计划”的预期目标:
      ——努力争取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达到15个;
      ——建成各级平台达到布局科学、架构合理、功能先进、运行流畅,真正具有聚集、带动、辐射和品牌效应的科研平台体系。

      记者: 焦处长,请您介绍一下,学校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建立科研创新团队,建立的原则是什么。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最终能实现怎样的目标?     
        焦光纯: 科学发展已经进入“大科学”的时代,为完成一项综合性的科研任务,面对专业化带来的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有限性,科研人员必须转而应用集体智慧,采取团队的方式。许多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都是多学科专家形成团队联合攻关的结果,所以,学校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科研平台为依托,积极培育组建科技创新优秀团队。可以说,科研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优秀人才的创业平台,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我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环境优化等,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
      ——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须紧紧围绕重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关键技术及产业提升,可以跨学科、跨学院、跨地域自行组建团队,鼓励开展国际合作,推进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是在“2011计划”、“科研平台建设计划”的基础上,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三个类别的科研创新团队形式构建。
      ◆我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主要任务:
      ——要争取国家、省的重大项目支持
      ——要能够产生重大成果
      ——要打造领军人才
      ——要为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我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的预期目标:
      ——在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新世纪人才、省杰青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
      ——培育和建设10~15个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入选国家科技支持计划,五年内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50~100名,培养形成创新人才与高水平成果相互推进的良性发展态势。

      记者: 焦处长,学校“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出台了《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引起全校广泛关注。请您谈一谈,《办法》具体针对哪几方面内容进行奖励,会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
      焦光纯: 为体现学校对重大科技成果的激励导向,学校制定了《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办法》,从四个方面加大了对重大科技成果的奖励:
      ——科技奖的奖励大幅提高。国家级奖励金额比原标准提高了一倍,省部级科技奖、社科奖奖金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新增省长特别奖奖励。
      ——突出对《Nature》、《Science》、《Cell》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奖励。采用中科院分区方法,在总体上加大了对SCI论文奖励的同时,更加侧重对一区、二区文章的奖励。被SSCI及A&HCI收录的,奖励标准与SCI一区相同。
      ——加大了对人才计划的奖励力度。获得两院院士,一次性奖励是原标准的4倍。明确了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人才计划的奖励标准。
      ——奖励更加突出成果质量和实际贡献度。加大了对动植物新品种审定与推广、行业标准、国际发明专利、大额专利转让、被领导批示的研究报告等成果奖励力度。
      《办法》的实施,将引导鼓励重大科技成果、高水平成果产出,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产业优势。
      ◆我校《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办法》预期目标:
      ——争取国家科技奖1~2项,省部级一等奖20项;
      ——学术论文数量、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

      记者: 焦处长,请您谈一谈学校《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四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在实施推进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焦光纯: 学校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案》的四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各项计划任务相辅相成,需要多部门、各学院相互配合,共同实施。
      在实施推进过程中:
      ——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更好地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作用,研究决定总体方案规划和重大方针政策,协调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要统筹资金来源,调整投入使用方向,确保各层次计划经费的落实;
      ——要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平台、创新基地、人才团队等持续安排项目支持,支撑创新成果产出;
      ——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针对科研项目、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协同创新中心等不同对象,建立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
        ——深入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948专项以及国际合作研发基地等项目、平台载体,提高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

(闫志军 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