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亚马逊中国 国美左右手互博难题待解
在阿里、苏宁联手与京东系打得正酣之际,国美先后牵手百度、亚马逊中国欲挤进电商第一阵营,掀起了零售江湖和电商界的合纵连横。一时间,阿里系、京东系、国美系三大阵营骤然形成。
在“美亚”合作的背后,一直意图赶超苏宁、对标京东的国美此次联手亚马逊中国能否逆袭,而在中国表现平平的亚马逊中国又怀抱怎样的野心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与国美联手的是亚马逊中国,而早在三年前,亚马逊已经与天猫展开合作,并入驻天猫。而地位一直颇为尴尬的亚马逊中国,此次做出新选择,却与亚马逊分道扬镳。
国美意在流量
亚马逊内讧各自站队
继苏宁电器与阿里巴巴天猫合作后,中国电商业又添一合作的新案例。近日,国美电器与亚马逊中国在京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电商和供应链输出方面联合出手。国美电器官方旗舰店进驻亚马逊中国商城Z.cn。而亚马逊中国也将与国美电器的线下供应链和物流合作。国美电器正式成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重量级家电和消费类电子卖家。
国美虽然近期动作频频,但在电商界仍属后来者,且实力与京东、天猫仍有差距,其与亚马逊的合作,无疑是对流量入口的觊觎。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国美入驻亚马逊后,将成为其第三方商家。对于国美而言,与亚马逊合作最大的好处是拥有了其流量入口。电商在未来竞争地位如何,关键是看其是否掌控巨大的流量的入口。不过,亚马逊在中国电商市场的份额相对较低,两家联合,不会对国美现有模式有较大影响。”
除了在流量上的补充,面临天猫、京东和苏宁三座大山,国美与亚马逊的联合,将让国美在现有竞争中的势力快速壮大。
对在中国电商界实力较弱的亚马逊而言,引入国美,有利于其在家电产品线的快速丰富,同时在现有竞争格局中找到同盟,尽快站队,而不至于被迅速边缘化。
实际,亚马逊并不是第一次与电商进行合作。去年3月份,亚马逊“amazon官方旗舰店”已入驻天猫。当时,天猫和亚马逊中国联合宣布,主推亚马逊包括食品、玩具等“进口直采”商品,亚马逊成为继当当、国美在线和1号店之后第四家进驻天猫的主流B2C电商。
而有业内人士认为,此前亚马逊与天猫的合作,就是看中其巨大的流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消息指出,带队与天猫密谈合作的是亚马逊全球高管而非亚马逊中国的管理层,外界当时就猜测亚马逊此举绕开了亚马逊中国,有意让其独立,表现出对亚马逊中国业务的不满。不过近几年来,亚马逊中国业绩也一直表现平平,甚至被国美在线等后来者迅速超过,以致于沦为只能选队站的命运。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亚马逊在家电电商领域相对其他电商实力较弱,引入国美可以完善其家电的产品线,弥补其产品线在电器领域的空缺。亚马逊中国在中国市场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并逐渐被边缘化。从种种迹象来看,目前亚马逊已经对亚马逊中国团队失去耐心。在过去一段时间,天猫成为亚马逊在国内的销售渠道,而亚马逊中国则扮演了售后服务的角色。其此次与国美合作,也是希望借助国美充实产品线,从而在中国市场稳住脚,不至于迅速被淘汰。”
左右手互博
国美能否改变命运?
虽然此次国美联手亚马逊,看似是一次完美的结合,但也让国美内部在电商领域形成左右手互博的局面。
国美一直以来,将国美在线作为线上着力打造的重心,且派国美老将进驻,大力发展线上平台。国美除了电商之外,还有大量的传统线下门店,而这些门店本身与线上就形成竞争关系。此次国美旗舰店在亚马逊中国上线,无疑将让这一渠道与国美在线再次形成直接竞争。
国美总裁王俊洲也并未否认这一竞争关系的存在:“亚马逊中国上的国美旗舰店由国美供应链供货和运营,与国美在线是不同的线上窗口。未来亚马逊中国将与国美电器在商品第三方供应、物流解决方案、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国美与亚马逊的牵手虽然可以相互分享对方的流量,国美可以帮助亚马逊弥补家电短板,而亚马逊可助国美抗衡苏宁、京东,但目前双方合作模式未体现出对各自的前台引流、后台物流、供应链等方面的对接的意义。”
不过,此次线上O2O合作模式并非国美首次试水。早在四年前,国美就先后入驻当当网和天猫。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美与当当和天猫的合作,未见出现明显效果,仍处于名义上的一次结盟。
其实,国美在渠道上的变革已做了多年的努力。其在2012年通过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国美在线前身)入驻当当网,但无果而终;一年后国美在线入驻天猫,但现在天猫上早已不见国美痕迹;两年前,国美电器先后入驻物美、摩登百货、百联等传统渠道,已寻求多条腿走路;近日,国美再次牵起了被边缘化的亚马逊。
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国美对传统渠道进行快速变革,甩掉了电器品类包袱,同时享受入驻门店的流量并减少门店成本,不过,在决策上有着显著家族色彩的国美能否与外资企业亚马逊真正融合,发挥最大效应,还有待观察。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零售市场和电商界的合纵连横时代已经来临,国美与亚马逊中国的联姻将可能在苏宁结盟阿里巴巴、京东携手腾讯两大阵营形成后,成为新的一派,电商纷纷站队,未来电商领域的派系斗争将越发明显,几家独大的格局已见雏形。
编辑:金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