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差”的保障房自然交不了差

22.01.2015  11:47

  作为全国最大的保障房区,青岛白沙湾片区保障房因位置偏僻申请遇冷,成为一座空城。其从2012年底公开销售至今,仅收到不足200份申请。此外陕西、河南等多地保障房空置现象大量存在。业界认为,很多保障房只是为行政命令所逼,选在边远地块的保障房只是被用来交差。(1月21日《京华时报》)

  保障房遇冷,说明其对中低收入群的吸引力有限,价格过高、地段较偏、质量较差、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等因素皆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反过来说,上述要素必须形成合力,不能有明显短板,否则便可能导致“保障房没保障”的后果,造成极大的浪费。

  以青岛白沙湾片区为例,地段和配套设施都是“硬伤”。位于青岛城阳区的白沙湾片区保障房,距离市中心近30公里,且交通和生活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显然难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即使价格便宜、质量可靠,又有多少低收入人群愿意住在这里养老呢?这些开工建设之初就显而易见的问题,有关部门不可能不知道,执意于此恐怕只有两种可能:只追求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或者根本无视中低收入群的利益。显然,为了完成数量要求的“交差”之举,注定是“以房为本”,而非“以人为本”。

  有人说,那以后就规定保障房必须建在市中心好了。也非如此,作为商品房的重要补充,政府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让保障房得以低价和廉租,二者针对不同群体,并行不悖。这意味着,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房虽然便宜,但必须要“差一些”——地段相对偏远、容积率不会太低、户型不太完美……这么做,是为了与商品房拉开层级,避免两者相互打架的局面出现,防止再次出现经适房那种“权力很适用,穷人无保障”的怪象。说到底,因为穷就让政府在黄金地带奖励一套好房子,没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保障房的性价比太高,低收入人群也不会有努力奋斗以早日搬走的动力,进而导致保障房陷入永远不够用的怪圈。

  好和差,没有绝对的界限,重要的是政府要把握好度。这个度有两层含义:保障房须有基本的保障,质量安全和配套设施属于底线范畴,对于突破底线的不合格产品不应交付用户,保障房也不行;保障房也要考虑消费者的意见,在价格、选址、施工、配套等环节理应全程征求民意、接受监督,甚至拿出多套方案让符合条件的群众选择,因为只有让低收入人群有了表达权和参与权,最后才不会造成大量闲置。

  让“交差”者今后交不了差,恐怕才是解决这一困局的根本办法。这就要求,不能再单纯以开工量、完工量等数量指标来考核地方政府的保障房建设,入住率、配套率、满意率等质量指标恐怕才是考核安居工程的关键。

  
文/宋鹏伟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