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三问养老院的“空与挤”
民政部数据显示,目前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超50%。在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养老院却面临拥挤与空置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对此,《人民日报》近日发表文章,“问诊”养老院的“空与挤”。一问: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为何并存?在人们印象里,养老院的床位总是紧张,可养老院床位空置率超50%,为何会这样?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表示,之所以出现空置和资源紧张的双重局面,首先是供给和需求有落差。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刚性需求较高的康复护理服务床位较少,一般的生活照料服务较多。其次,目前大多数养老床位数分布在农村,相对于服务需求和购买力较高的城市老年人来讲,位于市内的服务齐全、价格适中的中端养老机构较少。此外,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双轨制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老服务市场的不平等竞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矛盾局面的一个因素。
二问:两难境地如何解决?
王莉莉说,解决目前的两难境地,关键是要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转制改革,加快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进程,这是大势所趋。换句话说,养老机构也要“调结构”。首先,大力发展城区中小型和小微型养老机构,满足老人的细微需要。其次,要重点发展养护型养老机构。同时,要推动农村敬老院向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转型发展。
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养老需求越来越多,养老资源应该怎么进行合理配置?王莉莉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评估标准,从健康、经济两个方面界定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以及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将养老资源进行科学公平合理的配置。
三问:要郊区化还是要社区化?
农村有大量留守老人,城市有众多空巢老人,他们的养老需求只能由养老院实现吗?
王莉莉认为,对于农村留守老人来讲,一方面要提高对他们的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其养老服务购买水平,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对于城市空巢老人来讲,一方面要发展居家养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发展小型化、社区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来解决。从我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国际养老机构发展趋势看,就地养老是大势所趋。据《人民日报》
编辑:武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