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发模式”的领路人
记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
图为李凤玉(中)正在查看已经检修好的大型农业机具,为春耕生产做好准备。李贺 黑龙江日报记者 姚建平摄
黑龙江日报记者姚建平
“谷雨”刚过,田野里的空气弥漫着湿润的气息,辛勤的农民又开始忙碌起来。
4月21日,在克山县哈克仁发薯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正在指挥工人搭建马铃薯网棚的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他告诉记者,2016年合作社要实现大跨越,通过与荷兰夸特纳斯集团合作进行马铃薯种薯繁育,引进荷兰优质新品种20个,今年生产微型薯5000万粒,带动种薯种植1万亩,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效益7400万元。
一
2008年,黑龙江省开始推动组建资产千万元以上的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我是2006年当选的村支书,当时村里普遍不富裕,我看着很着急,就想怎么为村民干点事,把他们往致富路上领。2007年国家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心头一亮,找人咨询,反复琢磨,认定干合作社是件大好事。”2009年,李凤玉联合当地6户农民以入股形式筹集资金850万元,加上国家、省级补贴的资产1234万元,组建了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
年轻时当过拖拉机手的李凤玉,准备大干一场。可回忆当年的情景,老李说,那真是“败走麦城”。2009年合作社流转1100亩地土地没有连成片,大机械派不上用场,还得花钱雇“小四轮”耕种,到外地代耕也没有挣到钱。秋后一算账,提取折旧后倒赔了187万多元,刚起步就陷入困境,个别社员甚至提出退社要求。“那时候一听敲门声,心里直翻个儿,头一次尝到了躲债的滋味,满嘴上火起大泡,要债的催紧了,甚至动了分农机的念头。”
在省市县农业部门指导下,李凤玉经过认真细致反思,找到症结所在:合作社缺乏与农民的合作,没有抓住土地这一农业生产核心要素,没有形成经营规模,没有很好发挥现代农机作用,自然就没有经济效益。于是,深思熟虑下,他们开始了探索创新道路:以每亩350元作为保底分红,高出当地农户自行转包土地每亩110元;入社成员不分先后,年终盈余按入社资金同等比例分红;国家补贴资金产生的盈余按成员平均分配;入社成员仍享受国家发放的粮食综合补贴;重大决策事项实行一人一票;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这几条承诺的推出,一下子吸引了农户的眼球,相邻3个村子1.5万亩耕地都加入了合作社。
许多人有疑虑,国家的农机具补贴应该归谁?李凤玉说,这是给全体社员的,必须平均分配给社员,但必须集中使用才能发挥效果。“到2013年末,仁发国投农机具资产1734万元,平均到每户合7000来块钱,这就让仁发农业生产实现了耕作全程机械化。要是补贴散户,补到20万元也实现不了全程机械化。”
仁发合作社党委书记卢玉文向记者介绍,2013年初,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取消保底金,按入社成员土地数量、收益分红,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这样一来,亩收益从500多元涨到700多元,比当地非社员农户多了近500元。合作社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013年1月24日,在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院内,大红的灯笼高高挂,社员们喜气洋洋,合作社举行分红大会,给社员分红800多万元。看着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户们,大把数着分红钱,李凤玉开心地笑了。
在省扶贫办大力扶持下,合作社又建设年可存栏1000头、出栏2000头规模的黄肉牛养殖场,购置两台纽荷兰青贮饲料机,用低品质玉米和青贮秸秆喂牛,牛粪还田,实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目前,养殖场已存栏黄肉牛200头,出栏后产生效益22万元,2台纽荷兰青贮饲料机外出作业又赚得收入30万元。
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深入到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在全面考察合作社近年来运行情况后高兴地说,带地入股的合作社符合黑龙江实际,在世界上属于首创。
李凤玉告诉记者,2015年合作社建设2000亩有机食品专用玉米、大豆生产基地,全程按照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生产,配套建设物联网监测追溯系统,还没到秋收,上海等大城市经销商就争相高价订购。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又与北大荒薯业签订订单,种植全粉专用薯大西洋5500亩,算上补贴平均每公斤多挣了3毛钱。近两年在压缩玉米总面积同时,把粘玉米面积扩大到1500亩,每亩增收120元左右。
2015年,仁发合作社总收入9055万元,总盈余4196万元,入社农民每亩分红708元,比当地非入社农民亩均增收4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