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第一年 林甸县利好与考验并存
本网讯(赵敏黾) 今年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这个年终岁末也将交出第一份改革“答卷”。那么,目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吗?有哪些利好,又有哪些挑战?接下来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之路又该如何推进?
按照农民的售粮习惯,年前流入市场的玉米数量是相当庞大的,一是处于地理天气因素,二是出于年前农民种植资金周转需求。玉米收获后由于数量庞大,农户储存极不方便,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年前气温较低的时间段把玉米卖掉,不然等到来年天气转暖解冻,玉米极易发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是,今年由于临储政策取消,玉米上市价格明显偏低,农户的玉米大量囤积在庭院当中,在鹤鸣湖镇三合村,记者遇到了村民葛秀梅,满满一庭院的玉米,足足有十五万斤,却无人问津。葛秀梅现在很着急。
葛秀梅说,今年玉米的价格下滑的让人咂舌,大概在每斤四毛左右,就是这样的价格也很少有人收购。葛秀梅家的玉米在夏季遭遇了干旱,玉米成色不好,粮贩也来看过,但转身就走。
四毛多的价格是近年来,玉米价格的谷底之价,以葛秀梅家为例,一亩地产量一千斤左右,去掉承包地的300元,去掉种子化肥和农药所用,几乎是所剩无几。150多亩地,今年的收入大幅下降。粮价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家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玉米的价格,葛秀梅没有更多期待,只要有人要,她就想卖出去。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三合村,只有几户村民卖了手中的粮食,价格都在四毛七八。他们的玉米是村子里比较好的。为何价格出现断崖式下降,原来,近年来,受国际玉米价格和我国玉米存储压力的影响,我国玉米供大于求,今年,我国启用新的玉米流通机制,取消了已实行8年之久的官方定价临时收储政策,用“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方式来应对市场。政策的调整,给玉米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于没有了国储收购这个保护伞,更多的商贩都是持观望态度,不敢贸然收购。市场不景气,但今年玉米种植户也得到了国家发出的红利,在我县农户每亩地可以领取154元的粮食补贴,目前这些补贴都已经发放到位。这在很大程度弥补了市场低价的不足。
老周是东升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玉米补贴已经全部发放到位。农民如果不租地,加上补贴后,实际收益可以说略有盈余。同时,记者发现,新机制下,土地租赁价格开始下降。每亩地下降百元左右。有关专家分析,实行市场定价,能够有效促进生产者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地资源在市场机制下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在新机制下,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利润空间增长,使得玉米深加工的产品更具竞争力,有利于培育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为了缓解农民卖粮压力,各地粮食部门也在积极协调粮食企业,今年中储粮虽然停止了临时储备任务,却在各地开展了一次性储备粮。目前,林甸县收储计划是13万吨,达到这个县粮食总量的一半以上,林甸县花园直属库已经开始收购,其它两家带购点将陆续开秤。
除了中储粮的一次性储备,粮食部门所属粮库也在积极想办法,联系玉米企业和酒精厂,随时启动市场收购任务。
从长远来看,坚持玉米收储的市场化道路,无疑有利于理顺市场机制,让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并促进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关人士分析,如果今年能够度过去,明年老百姓马上就要调整结构,或者改变种玉米的品种,如甜玉米、糯玉米等,或者种植大豆、杂粮。然而今年毕竟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改革在带来利好的同时,也迎来自己的阵痛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农民种植收益的下降。自由地农民种玉米略有收益,租地种粮大户和合作社面临亏损。据相关人员介绍,尽管我省为抓好玉米购销工作采取了诸多措施,但由于产量基数大、农民自储降水能力差、省内加工能力弱、“一季生产、集中上市”,面临外运困难等问题,预计后期玉米销售还有压力。
今年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玉米价格下跌导致农民收入下降,这是改革初期难以避免的阵痛期,但改革的目的不是价格下跌,而是理顺价格形成机制,让产业链的运转衔接顺畅起来。而农民朋友也该顺应国策信号引导,趁着有限的利好信号,在价格活跃期间及早的出售手中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