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子上消除大班额

14.04.2016  13:58

  储朝晖

        大班额是各地城镇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所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因为当班级规模超过一定的临界值,班内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会大幅降低甚至丧失。消除大班额的关键是对其成因有准确的判断,然后依据其成因开出有效的方子。 

        大班额是教育生态失衡的表征  

        不少人将大班额问题简单归因为城镇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不断选择优质学校,于是出现超出额定人数的大班现象。这样的归因还是过于简单,或者说仅仅说出了大班额出现的社会背景,事实上其他国家就有较多在城市化进程中没出现大班、大校的例子。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已达74%,进入城镇就学的学生比率不仅超出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超出了2015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1%。说明在城镇化因素之外还存在造成城镇大学校、大班额的其他因素。

        从微观层面看,大班额是近些年一些地方教育政策和布局不当造成的区域教育生态破坏的后果。2008年笔者到黑龙江的某个乡,当地实施集中办学,把小学集中到乡里办,并依据当地户籍计算每个年级大约有130名学生。待到乡里的新学校建起来后,新的一年级仅收到15名学生,事实上其他110多名学生都挤进城里的大班里去了。因为原来每个村有小学的时候,家长感到有就近之便就让孩子在村小上学,集中到乡里后多数学生要坐几十里路的车才能上学,十天回家一次,家长们多数认为既然没有了就近之便,与其把孩子送到几十里外的乡里上小学,还不如干脆送到几十里外的城里上小学。然而当初做集中办学决策的时候就没有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考虑。

        虽然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但基本的原因相类似,就是各地政府在过去十多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和规划中,很少考虑村民和乡村学生的切身利益与便利,乡村教育生态破坏了,花钱建了不少对村民而言并不方便的漂亮的薄弱校。

        从宏观上看,中国的教育处于明显的大都市、省城、市、县城、乡村梯级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状态,教育的偏态分布引发大范围持续升温的择校潮。不平衡状态主要体现在师资、教育理念、设施、条件、教学水平严重的不均衡,差异很大。它所形成的效应是,大量的人单向流动到教育比较好的地方,农村地区家庭的孩子会到乡镇去上学,“集中办学,撤点办校”又在其中推波助澜,乡镇的家庭有一定条件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去县城上学,乡镇干部及教师的孩子都送到县城或更大的城市上学了,他们失去办好乡村教育的责任感和动力,导致乡村教育进一步空虚,成为推动更多的孩子到外地上学的动力,生活在县城里有一定条件的家庭又产生对教育现状的不满,他们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区里、市里,市里有一定条件的家庭会把孩子送到省城或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上学,整体上形成“倒金字塔”形压力较大的择校恶性循环,加剧形成恶性不平衡的教育生态。

        这种不平衡到达边界以后就引发或不断加大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效应,增加由中国到国外留学的推动力,很多城市家庭会把孩子送往国外上学,出现低龄留学潮。择校、大班额与出国留学是一个整体上相关联的现象。由于大量农村家庭把孩子送进县城上学,就必然导致县城以上的优质学校普遍出现大班额。如此大班又影响到县城学校的教学质量,造成既误了城里学生,又毁了乡村教育的双重损伤。

        既然是一个系统的整体问题,解决大班额的问题就不能仅仅盯着某个具体的现象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而是需要把农村学校发展滞后,留不住教师和学生,城乡教育发展失调这些根源性的问题解决,从整体上改善教育生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标准多样的平衡态才能缩小班额  

        怎样才能缩小班额?主管部门制定必要的班额和学校的适度规模标准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从外延方面理解和解决问题,也不能仅仅从数量上设置关卡。还需要从内涵上来理解和寻找解决办法。当一些教育主管部门还在奉行大的学校才是好的学校的理念,并明文规定人数达到5000或1万人才有条件被评为示范高中的时候,这种理念和行政行为就在客观上阻止、压制了适度班额和适度规模学校的发展。

        一些人简单地认为班额与学校规模不直接相关,其实在中小学阶段,班额与对学校规模的期待有正相关,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试图通过外延发展而非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发展自己。不排除一些学校存在通过扩大班额来达到上级文件要求的示范高中学生总数要求的意图。即便是那些每个班的班额都严格限定的大规模学校,也存在依据相同标准的简单复制来扩大办学规模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一个更为深入的问题,教育的平衡态、教育教学标准和班额、学校规模是存在深层内在关联的。

        通常,当教学过程、标准和要求单一的时候,才会有大班、大校的出现。如果教学的理念是多样性的,教学过程、标准和要求是多样的,教育的生态就会趋于平衡,就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大班现象,也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巨型中小学校。可以想见,受高考改革的影响而实行选课走班后,大班将明显减少。或者说,当下中小学教学的单一标准的不平衡状态才是学校内部造成大班额的机理性原因。建立对学生评价的多样性标准,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校际教育生态平衡,才能从内在机理上消除大班额出现的可能。

        也就是说,城市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学生多学校少”,而是由于在同一标准下不同学校之间的纵向级差大,导致生源挤向纵向区位较高的学校,离开纵向区位较低的学校,导致一部分学校空虚、小班的同时,另一部分学校大校、大班。而比较多的人仅仅看到大班、大校,没有看到空校、小班,呈现在公众面前的问题也仅仅是“大班额”问题,而没有看到它与大量存在的薄弱学校是一病两症,只有完整地看到整个生态的状况,才能避免盲人摸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所以,从内在机制上解决大班额问题就必须明了基本原理:压低学校间的级差,依据多样而非单一的标准评价学校和学生,建立多样性的学校,不同学校各具特色,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把适度规模作为长远的发展策略,整体上形成良性平衡的教育生态,才可能从根子上消除大班额现象。

        创造教育平衡生态的措施  

        既然大班额仅仅是不平衡的教育生态的一个表征,一些地方在当下生源流入多的地方投入更多的钱新建和扩建学校显然是过于短视的治标选择,还会造成今后发展更多的不均衡问题。在当下创造并维护教育的平衡生态就成为解决班额过大问题的治本之策。

        创造平衡的教育生态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整个社会与教育相关的各方共同参与。首先需要改变现有的政府、学校、家长多方形成的学校评价标准的定势,消除分数考得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简单判断。建立起新的教育评价共识,把能否为具体的孩子提供有效的成长发展服务作为评价学校更为重要的依据,提高适度规模和班额在学校评价中的权重。适度规模、适度班额、适度师生比、教师对学生的关照度、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应该成为评价学校和选择学校的重要依据。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不少人现在之所以舍近求远,找熟人、托关系,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名气较大的学校,甘心忍受“大班额”的拥挤,就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升学率高。这部分孩子和家长需要进一步审视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受关注度和获得感。在一所教室坐不下的学校里,与在一所孩子能够受到教师更多关注、有更大自主发发挥空间的学校里,孩子所能获得的成长发展效果是不一样的。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在差距不是明显的两所学校之间做权衡,是希望孩子在大班里做“边缘人”还是在一个适度班级受到教室更多的关爱,并做出理性的选择,对孩子实质性学习权利的维护而非形式上的上高分学校,这本身就是为创造平衡的教育生态做了努力。

        与此同时,政府要有全局观和整体观,切实改变观念,消除长期存在的在办学中追求本地的某一所学校一枝独秀的目标,而是以建立本地教育的良性生态作为首选目标。并通过管理和评价、投入等多重手段,确保本地教育的良性生态的建立和维护,整体提高本地所有学校和整个教育的品质,激励学校之间平等竞争,形成良好的校际秩序。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财政投入对不同学校一碗水端平,在问题解决阶段甚至还需要向相对薄弱的学校倾斜,增加生均经费在财政教育经费拨付中的比例。现实中就有一些城市学校自身为了节约师资、降低办学成本,就相应地减少开班数,以“大班额”获得短期利益,在财政经费拨付中需要明确经费使用目标,采取措施消除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

        在形而下的层面,要强化班额和学位概念,参考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做法,推动班额和学位的确定通过专业调查基础上的法律法规敲定的原则和程序。从源头上与城镇规划相衔接,在过程上列入当地居民的议事范围,从程序上走向有法可依而不是学校随意增减或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文件确定。这样才符合法治社会建设的大方向,才能保证一所学校的建立相对长久的稳定期待,而不是急功近利。

        教育的平衡生态不只指城乡平衡,还包括不同办学主体的平衡,需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的办学主体依据其办学理念办出各不相同的学校,改善教育单一性差距过大的状况,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