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只听外人话不听家人劝
面对这样的老人,做子女的常常会抓狂进而施压,心理专家称,这是老年人正常的一种心理现象
同学介绍必定不假?
两年前,黄阿姨报名参加了某老年大学的合唱班,由此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不仅每周结伴上课,还经常一起聚餐、旅游。家里人为黄阿姨找到了退休后的乐趣而高兴。但突然有一天,曾劝阻自己父母不要盲目购买保健品的黄阿姨却买回了几大盒保健品。对于家人的质疑,黄阿姨显得相当生气,“这不是保健品公司推销的,是我的好几个同学都说效果不错,我才买来试试的。他们又不吃回扣,骗我干吗?”
眼看黄阿姨陆续又花了几千元买回家一堆保健品,家人坐不住了。他们联系上了黄阿姨要好的同学,电话那头却传来对方子女的叹息:“我妈也买了好多,我们怎么说都不听,只听她同学的。”
邻居好心绝对没错?
韩老伯中年丧妻,膝下无子,哥嫂见他一个人独居太过冷清,就托人给他介绍了同是丧偶的陶阿婆。双方接触半年后,互相都很满意,遂在亲属的支持下走进了婚姻殿堂。陶阿婆是个当家人,是旁人眼里“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模范妻子,韩老伯性格内向,老夫妻俩的性格倒颇为互补。幸福平和的再婚生活持续了一年多,韩老伯却对妻子生了猜忌之心。
原来,韩老伯的邻居总会把电视上的一些再婚家庭的纠纷说给他听,同时不忘告诫韩老伯要看紧自己的房子和票子,因为“半路夫妻总有异心”,尤其是陶阿婆还有个儿子能当“靠山”,韩老伯却无儿无女,一旦“放权”以后难免要看那母子俩的脸色。韩老伯的心理失衡了,老两口为此时常争论,婚姻几近崩溃的边缘。韩老伯仍一心认定邻居的善意提醒都是为了自己好,哥嫂在旁急得直跺脚,“你怎么只相信别人,就是听不进自家人的话呢?”
对策:让老年人自己回归理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听家人劝、只听外人话”的特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对老年人来说,有共同语言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之一,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相似的生活经历都能使老年人对对方的信任程度进一步加强。因为能谈到一块儿去,所以更有归属感。”黄浦区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浦骏认为,很多因轻信他人而受骗上当的老年人,其子女未必就不关心他。“就像夫妻关系一样,在一起生活久了,就对对方的关心习以为常了。这时身边如果出现一个人,只要稍微表现出一点点的热情,让你觉得他在关心你,你就会觉得这人对你太好了,这时你的信任天平无疑会倾向他人而不是被忽略的自家人。”
人到晚年,往往会将和他人建立紧密的连结视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标,而信任他人无疑是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前提。浦骏称,子女大可不必将此视为洪水猛兽,也无需采用高压政策强迫老人改变观念。“人是不知足的生物,当双方的信任达到一定程度,一方就会对对方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老人觉得你应该更关心、体谅我,而一旦对方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这段关系就会逐渐趋于平淡,老年人自然会回归理性。”(记者 吴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