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改革是场攻坚战

11.11.2015  10:41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推进这些“深水区”的价格改革,更要有大智慧、大局观,要抓准时机,统筹规划,稳慎推进;更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协调相关领域的改革,合理区分基本与非基本需求,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风险,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取消部分低价药最高零售价后,低价药价格应声上涨,导致医院采购难、患者买药贵。在药品价格改革中,国内市场确实出现过部分廉价好药价格上涨的情况。不过,将其简单归因于价格改革,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够客观理性。

近年来,随着人工、原材料成本攀升,不少药品的成本也在增加。而一些地方在招投标中又压低价格,导致部分药品成本价格倒挂。国家取消部分低价药最高零售价以后,市场机制在药品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部分成本价格长期倒挂的药品价格出现大幅回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不能错误地解读为“价格改革必然带来价格上涨”。

这也再次说明,价格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系统推进、稳慎推进。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此,价格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基础也是最复杂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价格改革步伐大大加快,一大批商品和服务价格陆续放开,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说了算。不过,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价格改革还需深化,政府定价制度更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价格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这些领域的改革,既是价格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硬骨头”之所以难啃,一方面,由于其关系到市场效率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涉及多方利益调整,涉及诸多深层次矛盾,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协调难度大;另一方面,价格调整关系百姓日常生活,如何管好保留的极少数价格、如何确保放开的价格不发生异常波动且不影响群众基本生活,还需不断探索完善新的价格调控监管办法。

推进进入“深水区”的价格改革,更要有大智慧、大局观,要抓准时机,统筹规划,稳慎推进,不能随意“翻烧饼”,也不能搞“单兵突进”。

稳慎推进价格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时,把价格改革与财政税收、收入分配、行业管理体制等改革相协调,合理区分基本与非基本需求,统筹兼顾行业上下游、企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风险,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具体来说,在药品价格改革中,既要考虑药品价格本身,也要统筹考虑药品生产流通、医保支付、收入分配、分级诊疗等方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电力价格改革中,既要把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由市场形成。同时,也要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科学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逐步形成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

开弓没有回头箭。推进价格改革,必须下更大的决心,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打破利益壁垒,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价格环境。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