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 价补分离 政府会拿多少钱补农民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同志在农民日报社主办的“三农发展大会”上,就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以及我国当前粮食形势作演讲,以下是演讲干货要点: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由农民日报主办的三农发展大会,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的一号文件。刚才唐社长讲了,新时期以 来党中央已经连续发出13个指导农业工作的一号文件,如果加上上世纪改革初期,曾经发布一号文件,可以说改革开放38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聚焦三农已经有 18个年头的一号文件是在三农问题上,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是高度重视,也是刚才唐社长所讲到的,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是 不会动摇。
讲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
中央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这个目标,这是2016年三农工作的灵魂。从这个文件的内容来看,我觉得就我个人理解,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这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现在是一个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关于补齐三农短板和让农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的开局。
第二个重点:落实发展新理念,要牢牢地把握好这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具体我看文件的内容,都在力图体现好、落 实好这五大理念。我们一讲农业农村经济怎么样,最主要的指标从来不是讲粮食产量怎么样、农民收入怎么样,这在今后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两个指标还得 讲,还得去抓,还得让有它更好的成效。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两个指标不能概括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切领域。要理解,要全面,五个方面都是我们要做的工作。第二, 一定要清楚相互之间是有紧密联系,所以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扎实、认真、全面地贯彻落实好这五大发展理念,要自觉的以这种完整的、科学的发展观来改变我 们过去某些方面存在的追求单一指标增长的这种做法。
第三个重点,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这样大的方向。怎么样具体去做,中央提出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 要落实好章程。针对中国经济状况,中央提出了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各个领域要按照中央提出了五大任务。
学习理解文件,非常重要的是要把握住两条:
第一条是要对我们自己所处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形势有深切的认识。
第二是文件就是必须要认认真真的读,一字一句读,才能抓得住文件的精神实质。
贯彻这个文件,也就是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核心就是三句话:
第一,要有紧迫感、责任感,抓好三农工作是确保我们党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任务的关键。
第二是要转变发展观念,确实把我们的发展理念转到中央提出的五大新的发展理念。
第三,工作的重点要牢牢把握住,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改革。我想这是这个文件我自己体会的重点内容。
第二个是:怎么看待当前我国粮食形势
中央出台的最重要的是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来讲,我想主要是两个,一 个就是我们的生产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你不能是市场有需求,你生产不上来,市场没有需求的东西你提供了一大堆。第二以什么样的方式提供供给,我们现 在通过一系列创新,来降低供给的成本,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所谓供给侧改革,我自己理解,我想主要是两个,我们要激发新的需求,创造新的供给。
第一个关键就是供给要适应需求的变化。供给并不完全是被动的,既可以深究,也可以去引入,就看你是不是提供了社会、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东西。
第二,一定要有创新的精神,去创造新的东西,我想这是很重要的。
我跟大家一起研究我们现行的粮食体制。如果把粮食体制分解开的话,就可以看到有三个大的板块:一块是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怎么定出来了。第二块农民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第三块粮食收储制度,我们讲粮食政策主要是三块内容。
大家可以看到,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最低价的目的和针对性发生了变化,最开始最低价是粮食价格政策,但是走到最后,大家能感觉到,它变成了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
我想大家也能看得到,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现象的调查,当时粮价表现复杂,是三量齐增,产量连年增产,进口量连年增产,库存量连年增产,到底怎么了?是多还是少?
这事就复杂了,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三量齐增,增产了就可以少进口,既然缺,市场供给增加了,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库存不应该增呀,现在是三量齐增 呀。从我们现在大家都掌握的情况来看:第一,我们粮食在品种上的供给结构,适应不了市场需求的结构。整个粮食三量齐增的局面,不单在一个进口渠道上,更严 重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于是价格比它高得多。最主要的这几个粮食品种,稻谷、小麦、玉米,把我们现在的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 比一比,看一看,大概总体上我们的价格比人家高30-50%。农户数量巨大,规模细小,经营分散,于是简单的跟它比交易,比不过它,就慢慢出现了这种情 况。这是很多年前,在以前我们没有听说过我们的粮食比人家贵呀,中国的粮食一直是净出口的,净出口的局面一直到2008年。意味着2008年我们粮食有竞 争力的,2009年、2010年、2011年这三年我们的小麦、玉米、稻谷都变成了净进口,现在各种粮食都是净进口。可见,2008年到2009年发生了 变化,进口变化非常大。什么变化呢?有一个变化我讲了,国内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这是我们自己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这是持续发酵,发酵以后到现在,导致的结果是全球通货紧缩,全球通货紧缩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大宗产品价格暴 跌,今年1月份,国际市场这几个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按美元计算的价格,你拿去和2012年下半年的价格相比,它自己都跌了30-40%,这不是我们的原因, 是国际市场的价格。
第三个原因,跟我们经济发展也有紧密联系,为什么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坚挺,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是以美元计价的,进入中国,折算人民币,要进一步降价。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在降价,运到中国还得降,因为美元兑人民币贬值。
第四个原因是刚才讲的能源价格暴跌,粮食大宗产品,国际贸易要大通多运,基本都通过海运,石油价格跌,海运价格也跟着跌。所以现在改革,坦率的说,要想搞好农业,没有全球眼光是不行的。
这方面需要解决的认识上有两点:
第一点,我们的粮食价格比国际市场高30-50%,还有希望吗?还种它干吗,人家便宜买人家的就行。有人说,刚才说总书记到江西考察也讲到这些 问题,相当大的程度是针对这种问题。去年一年有很多舆论,有很多人讲,中国种粮食这么贵,国家还要给补贴,买外国粮食这么便宜,还不要给补贴,种它干吗, 多买一点,这个观点去年比较盛行。我不去展开分析,这个想法我认为实行不了,我们这个局面,虽然粮价比国际市场高30%-50%,实际还有一个保护政策, 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经过艰难谈判,可以实行关税配额制,就是小麦、玉米,还有棉花、糖。什么叫关税配额制?因为农业是资源税的产品,如果没有任何保 护措施,资源大的国家向资源小的国家竞争农业品,小的国家就完蛋了。在资源禀赋角度讲,你没有钱就显得不公平,认识到这一点,对一些敏感性的产品要保护, 保护我自身的产业,要保护我的农业政策。所以就谈到在这一类农产品价格有保护,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开放,让你们的农产品进入,但是有限制,就是关税配额 制,一年让你进来多少,我是优惠关税。超过了我承诺的数量,对不起,我要保护起来。我们现在三样谷物的配额,小麦一年是963.6万吨,最多低关税进口。 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其中有一半是籼米,一半是粳米,合在一起是2000多万吨,440亿吨。跟我们自己的谷物相比,占我们自己谷物产量不到 10%。坦率的说,这部分关税配额比,我让你进来,最多让出4%的国内公司运营就够了。这部分进来价格低,因为我们对它的关税也低,只收1%的关税进口。 低关税进来我们比它高这么多,如果把我们的关税配额申请完了,我刚才说了,玉米720万吨的配额,配额指标发光了,你还要进,就从721万吨开始增收高税 额,增收65%,这是世贸组织谈好的,要符合规则。我们现在的价格大概比国际上高出30-50%,还没有达到60%。但是,个别的,像去年5月份,玉米曾 经有十天的时间,达到了60%,但很快又下去了。
所以,我讲天没有塌陷来,也不会塌陷来,是因为什么?我有一个关税配额保护,你比我价格低的农产品进只能进这么多,你想多进,关税配额就没了, 税收一上去,你价格就比我高了,你价格比我高就进不来了。所以,我和有的领导,跟有的干部同志和有的专家,他们意思是别种了,再种也卖不出去了,我说除非 你不要关税配额,世界上有这样的国家吗?你要作出这个决定,引出的后果不是闹出来玩的。韩国总理因为承诺让美国牛肉进口,那是迟早要下台的。我正好在韩 国,天天晚上公务员、工厂,晚上下了班就到总理的门口闹,反对牛肉进口,因为进口了,它确实便宜,但是我和韩国人聊,聊完以后,老百姓现在怎么样,晚上 九、十点闹完之后,回去吃夜宵,说吃烤肉,吃什么烤肉?吃牛肉,吃美国的牛肉,因为便宜,这引发的后果极为复杂的。我相信只要世界贸易大规则不改,我们绝 对没有人敢说把这个配额废掉。唯一的一条,你别在牛肉上生产,现在粮食价格比国际市场上高出百分之三四十、四五十,有关税配额制度保护的,如果不管不顾, 按前几年是可以的,低则五年,长则七年,我们所有粮食品种的价格都会比国际市场上高出65%以上,那时候你的关税配额这道防线就彻底崩溃了,那你就挡不住 了。你价格比他高那么多,确实不行。我们现在要通过改革、发展和创新,让我们的农产品的成本,五大任务,要降成本,想法设法通过各种创新降成本,这是我们 当前面临的。
第二点,我们现在的麻烦不在关税配额的品种,我们也就那么多,你不是所有的品种有关税配置,我就设那些不是关税配额的品种进来,现在愈演愈烈, 大麦的进口、玉米酒糟的进口,没有关税配额,又实行低关税。比如说大麦和高粱的关税,大麦2%的关税,高粱3%的关税,而且我们过去除了进点啤酒、大麦, 基本上不进大麦,一年进一百多万吨就不错了,去年进口1070万吨,增长速度极快。高粱,我们过去从来不进口,去年进口也是1070万吨。DDJS玉米加 工燃料究竟之后,剩下的酒糟,干了之后大概是作为饲料。过去没有深化燃料,现在大部分进口,去年进口900多万。还有就是苜蓿科目,去年两样加在一起进了 1200万,我们和东盟国家有自贸协定,所以东盟农产品进入中国是零关税,东西便宜,这几个品种可以想一想,第一没有配额管理,数量没法控制。第二,都是 低关税,竞争力当然很强。进到现在,去年进了多少呢?375万吨,750多亿斤,高粱和大麦是一千万吨以上,DDJS是600多吨,苜蓿科目1200多万 吨,是3800多万吨。加上关税配额又进了一点玉米,那个数量有限,470多万斤,折算过来是90多亿斤,把这两个数加在一起,大概进口的玉米和玉米替代 品合在一起是800多亿斤,差不多是国内玉米产量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五分之一的玉米的市场被人家占了。所以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要下决心针 对问题来推进。这样所以一定要有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具体来说,就是对我们刚才讲到的价格形成机制、补贴制度、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其实这些改 革,已经陆续在开始。
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就开始研究,感觉到问题了,所以研究决定2013年下半年有一个决定,2014年先推出两个,一个是新疆的棉花,第二是 东三省的大豆实行目标价格改革。第三步,就是去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了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从1.12元降到1元,玉米价格也开始回归,但是事走到现在没走 完。现在来说,政府部门从各个方面,以及粮食主产区的几个省份,通过这一段的调研、讨论和磨合,基本上意识已经形成了:
最关键的一条,政府到底拿多少补贴补农民,这事对下来就行了,这涉及到财政预算,要经过人民代表大会。两会以后,会尽快出来,才不耽误老百姓的春耕,要不然种什么,怎么种,否则就搞不清楚。
现在的态势已经明朗了,基本思路都已经共识了,怎样更精细地去操作,最关键是不要让农民受大量的损失。1998年最高点,1999年开始降,降了五年。一直到2008年粮产量再次超过1998年,十年了,这样的事情不能重复发生,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今年的文件里,大家看到主要粮食品的改革讲了两点,一是先讲稻谷和小麦,稻谷和小麦是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但是加了一个完善,继续执行和完 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玉米的改革必须要先行,因为面临的矛盾非常的尖锐,但是小麦和稻米的改革,必须相继跟进,不能拖的时间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