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委书记高环心系老区人民
六月的小兴安岭,青山碧水,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6月27日至28日,在党成立94年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非常牵挂老区人民的市委书记高环,利用休息时间先后来到伊春市乃至全省的革命老区乌马河区西岭林场和南岔区浩良河镇吉星村考察调研。
6月27日上午,高环以普通党员身份与伊春市委办第一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同志,集体乘中巴车行驶60多公里,来到位于小兴安岭南部密林深处的乌马河区西岭林场中共北满省委旧址,开展了“迎七一、弘扬抗联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主题支部活动”。高环与同志们一起参观中共北满省委旧址纪念碑、当时北满省委的哨所岩洞,重走抗联路。高环说,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开展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70多年前,我们伊春就开始有党的活动,在中共北满省委领导下,抗联将士坚定的信念、高尚的爱国热情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就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从抗联的历史中更好地把握“三严三实”的内涵精髓,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践行“三严三实”,推动林区转型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年中共北满省委有两个岩洞,一个是哨所,一个是秘书处,两个岩洞相距700多米,但路不太好走。高环指示乌马河区的领导同志,要尽快把这条路修好,让更多人来参观学习,观光游览,一方面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一方面提升红色旅游的影响力。
接着,高环和同志们还参观了革命老区西岭林场职工群众的健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社区服务中心,还查看了林场党总支建设情况。高环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是中流砥柱,党联系群众是抗战胜利一大法宝,兵民是胜利之本。当下我们必须从“严”上要求,在“实”处入手,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调动一切积极性,为推动伊春市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高环与一支部的同志还有西岭林场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她一边听发言一边做记录,不时插话,与大家亲切交流。座谈会开的热情洋溢,基层同志深深被市委书记心系老区人民,关心老区发展的行动所感动。
6月28日一早高环驱车180公里,来到南岔区浩良河镇吉星村。吉星村位于小兴安岭南部山区,汤旺河东岸,现在全村406户,1308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较早就建立了党组织,党在这里发展了伊春市第一名共产党员高玉斌,建立了伊春市第一抗日组织———吉星沟抗日救国会,当时被称“红地盘”。1979年吉星村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革命老区村,2006年吉星村革命遗址被批为伊春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吉星村日本兵营罪证遗址被列为伊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小兴安岭抗战时期条件十分艰苦,很多革命老区村处于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吉星村与外部联系至今还要靠汤旺河上的摆渡船。高环书记在浩良河镇乘摆渡船来到吉星村,一下船她就看见村民王文举正在田头放羊,就上前和他交谈起来。王文举告诉高书记,全村耕地面积8701亩,村民主要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养羊9户,养蜂4户,养猪2户,黑木耳50万袋20户,运输业2户。高书记问王文举现在村民生活怎样、生产上有什么困难。王文举回答,现在党的政策好,农村种地不仅不交税,国家还给补贴,除了种好地外,农民还可以搞副业,生活很富裕,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砖瓦结构房达到80%以上,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高环听后非常高兴,她鼓励村民们加快发展生产,把老区建设的更加美好,让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全面小康生活。
在吉星村旁边有一条当年日本人修建的汤佳线铁路,主要是通过这条铁路把我省东部地区的粮食、煤炭、木材运往大连,然后装船运往日本,把他们需要的军用物资从外面运进来,据说有些掠夺来的木材他们都沉入海底,至今还在使用。在这条铁道边上,日本侵略者还建了两栋砖房和两个炮楼,是个兵营,主要先是监视修铁路的中国劳工,后是保护这条铁路线的畅通。高环同志亲自到日本兵营罪证遗址进行考察。她说:“日本侵略者连这么偏远的地方都占领了,可见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真是可恶至极。”
在日本兵营罪证遗址住着一位五保户老人,今年76岁了,他除了种地外,还自愿看护这些罪证遗址,不让它损坏了,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这使高环很受感动,当她看到老人生活有些拮据时,就自己拿出1000元钱给了老人,让他买些需要的东西,并嘱咐老人,看好这些罪证遗址,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受到教育,不能忘记这段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老人非常感谢,欣然答应。
在村委会,高环同志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孙吉庆的汇报。孙吉庆告诉高环,1936年1月26日至28日,松花江中下游主要抗日队伍的领导人在这里召开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推选赵尚志为总司令,后来改称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正是吉星沟会议,才有之后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那时候吉星村已成立抗日救国会、在党的领导下,村民积极宣传抗战、筹集军需粮食、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吉星村成为抗日根据地“红地盘”。日本侵略者对吉星村的抗日民众进行了血腥镇压,他们“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营”,村里驻有兵营、严密监视村民言行,杀戮抗日军民。当时一个只有40多户,200人的吉星村,就有几十个军民被杀害,特别是村里27名青壮年参加了抗日联军,抗战胜利时只有3人生还,其余都光荣牺牲在东北抗日战场上。听了这些情况介绍,高环动情地说:“老区人民为东北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这些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我们一定要继承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把革命老区建设好,让老区人民和伊春市人民一道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时高环又问,村里生产、生活还有什么困难?支部书记孙吉庆不好意思地说:“没有大的困难,村民们生活好了,就有了文化上的需求,我们村就缺一个文化广场。”高环当即指示随行的有关部门,尽快帮助吉星村修建一个文化广场,不仅要提高老区人民的物质生活,还要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让大家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话音刚落,村民代表报以热烈的掌声,更加增强了把老区建设好的信心和勇气。(采编: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