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软实力”支撑效率大提速
在市民大厦医保窗口市民正在办理业务。记者高明摄
去年,哈市民营经济活力加速释放,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5.6%,占全市投资比重达78.1%。这背后是哈尔滨市打造优良环境的不懈努力。推进并联审批,让群众少跑腿、省时间;提升公务人员的法治思维意识,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深化政府部门“大处室”改革,在简政放权的征途上再上新台阶……
一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以龙头城市的担当精神,将总书记对黑龙江的殷殷嘱托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先行先试,敢闯敢拼,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一系列创新举措既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也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审批提速市民点赞
去年12月28日,工业及整体性仓储、基础设施和公益类政府投资等三大类项目全面启用新审批流程。新建立的“分阶段”联动办理机制,既最大范围进行并联审批,又保证该阶段的所有部门都合法合规。三大类项目审批分为“选址立项”、“规划报批”、“施工许可”、“项目验收”4个阶段。每个阶段确定具体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审批部门对报建企业进行集中辅导,再由各相关部门开展“预审批”,最后以该阶段内某一审批环节用时最长的审批时限为基准时限,统一发件。由此,三大类项目平均审批时限缩减9.75个工作日,提速35.4%。即使把政府部门委托中介评估、审查及公示等环节也考虑进来,三大类项目审批都可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2日,记者在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遇见前来报建的于晓波,作为投资2.7亿元的哈尔滨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项目的报建人,他深有感触:“在选址立项阶段,我经历的是串联流程。随后,改革措施出台。在规划报批阶段,实行并联审批。前后一对比,提速明显。”
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协调处处长李巍告诉记者:“并联审批实现了报建人、设计单位、审批人员直接见面,大大节省了环节,克服了以前各部门经办人员告诉报建人修改意见,报建人再转告设计单位的弊端。同时,并联审批还把卫计、消防、规划等审批权下放至区里的部门人员一并请来,避免了报建人在区市之间、部门之间折腾。根据经验,与哈尔滨航空邮件处理中心相似的项目,在改革前最快也需要16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该项目近日完成规划报批阶段审批,仅用8个工作日,即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他部门出具审查意见。”
这是哈尔滨市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的缩影。一年来,哈尔滨市实行大项目“无偿代办”,仅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2016年就提供代办服务146件。哈尔滨市还推行“一照一码”商事登记模式,由承诺5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
政风优化执法规范
去年3月末,哈尔滨市政府启动了2016年度企业评议行政执法服务活动。审批确认类、执法监管类、公共服务事业类、公共服务企业类共有103家执法或服务单位上了“考场”。本次活动首次采取了网上APP评议方式,“背对背、实打实”的方式使参评企业大胆直言,促使参评企业数量比历次评议总和还多,达到1721家。
在随后召开的哈尔滨市政府廉政暨政风建设工作大会上,除了通报20起影响发展环境的问责典型案件外,2016年度企业评议行政执法服务活动结果同时公布,起到了巨大震慑作用。当年,哈尔滨市对排名后三位的单位启动了问责程序。哈市还对评议活动中收到的246条意见或建议开展督办,确保件件有回音。
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助力冰城全面振兴。一年来,哈尔滨市大力打造法治化环境,聚人聚财、推动发展。如今,法治逐渐成为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行政机关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市委市政府将“建设法治政府”定位为“决定哈尔滨振兴成败的战略之举、实现哈尔滨振兴的重大契机”,精心组织、快速部署。2016年4月18日,市政府召开了第61次常务会议,明确了全市今后五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整体思路。6月3日,市政府成立了哈尔滨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宋希斌担任。目前,哈市《法治政府建设行动方案(2016-2020年)》已通过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待报市委审议后将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印发。2016年4月,市政府确定建立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知名学者的讲授有力促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增强。
哈市还有效杜绝执法随意化。市法制办牵头大力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努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目前,哈市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普遍建立了相关制度,积极开展随机抽查。
春江水暖鸭先知。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葵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国祥说:“哈市的企业家们普遍感受到,如今各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热情了,办事的节奏快了,找茬挑刺的少了。”
职能转变简政放权
去年全国两会后,哈尔滨市加快落实总书记关于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一系列简政放权改革。
“通过‘大处室’改革,有效解决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掣肘严重等问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刘志军说。
哈尔滨市明确提出,一个职能部门原则上只设一个审批处室,只能由一名分管领导负责。2016年,通过改革,市政府部门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由172个减少到32个,分管领导由97名减少到32名,分别减少了81%和67%,极大地缩短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走廊”,改变了部门审批环节多、审批处室多、多支笔管审批的状况。此次改革使全市140个处室剥离了审批职能,300多名工作人员离开审批岗位充实到监管岗位。改革后,市政府工作部门和单位内设机构减少了155个,精简比例28%。哈尔滨市“大处室”改革的经验,得到国务院、中央深改办、中央编办的高度肯定,吸引了全国部分省市到哈市学习考察。
哈尔滨市编委办主任张本沪告诉记者,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核心,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创新推进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化管理机制。在哈市先行建立的10059项政府部门职责事项基础上,按照省里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要求,依法重新梳理,政府权力事项缩减到3949项并向社会公布,实现了权力界限清晰化、权力运行透明化。依法对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重新梳理,市本级保留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369项减少到278项。市县两级政府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积极推动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事业单位“脱钩改制”,斩断部门与所属中介机构利益链条,明确有关事业单位退出相关中介服务领域,不再以隶属审批机关的事业单位身份提供与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彻底取消了“红顶中介”。(记者樊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