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22.02.2016  11:10

  田野里,大棚林立,绿色蔬菜鲜艳欲滴;山坡上,平贝、苍术各种北药遍地开花;养殖场内,鸡鸭鹅成群,猪牛羊满圈……如今,林都大地上正生动地演绎着生态农业进行曲。农业发达、农村繁荣、农民富裕,高效生态农业的无穷魅力在这片热土上尽情绽放。

  铁力市工农乡新一村是一个旱田村,人口多,耕地少,针对大田作物种植比较效益逐年下降的实际,他们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在发展粮食作物的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棚菜产业。2013年4月,由6户蔬菜种植户投资120万元,在村里建设一个棚菜生产基地,面积60亩,建设蔬菜大棚50栋,当年就生产瓜果9万斤,实现收入18万元,户均实现收入3万元。

  看到新一村建设蔬菜大棚使农民增收致富后,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目前,铁力市蔬菜温室大棚已达900栋,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冷水鱼养殖是依托小兴安岭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而形成的一种高效养鱼技术。2008年,朗乡局英山林场施业区内开始试点养殖冷水鱼,多年来通过加大投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操作不断规范,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目前,养殖水域面积达17.5公顷,年产冷水鱼2.5万斤,产值达到200万元,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冷水鱼养殖模式。

  红星局清水河经营所已有近30年的平贝发展历史,家家户户种植平贝,日子越过越红火,被外界誉为“大山深处小康村”。2015年全所平贝产量100万斤(鲜贝),按每斤16元计算,产值达1920万元,纯收入1152万元,户均收入6.2万元,人均收入2.7万元。

  ……

  据市农委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106.5亿元,同比增长1.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2001元,同比增长5.6%。森工多种经营总产值预计实现143.2亿元,同比增长8.5%。随着我市不断发展生态农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农民收入将会逐年增加。

  这些变化与成绩,与我市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密不可分。

  ——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按照“增水稻、扩玉米、调大豆”的发展思路,2015年种植水稻56.9万亩、玉米85.6万亩,分别比2011年增长11%和30%,种植大豆195.3万亩,比2011年减少14%,优质粮食面积占比98%。

  ——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棚室经济,2015年菜田面积6.8万亩,蔬菜产量20万吨。以棚室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新建蔬菜生产基地10处,设施蔬菜面积4700亩,其中新增面积1183亩。蔬菜自给率从64%提升至80%。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特色农业(林下经济、森林食品、北药产业)是我市绿色化转型发展的第一大引擎产业。市委、市政府提出变采山为种山、林农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红、蓝、黑、黄、林畜、林药”六大产业链条。目前,全市营造和改培红松果林2.3万亩,为全国最大的红松子采集基地;种植蓝莓浆果6.2万亩,为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食用菌生产规模保持在5亿袋以上,为全省重要的生产基地。森林食品产业这列绿色动车势头强劲,全力加速,2015年实现产值69亿元,同比增长12.8%;从业人员15.1万人,占林区职工人数的一半以上;人均纯收入14107元,同比增长8.4%。

  ——搞活市场流通,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目前,伊春区繁荣山特产品一条街入驻企业不断增加,已达百户以上,年交易额近3亿元;铁力松涛物流贸易中心、汇源物流园区、升辉森林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工程建设完毕,产地市场的集散功能进一步发挥,已成为东北地区森林食品主要集散地。发展连锁经营,越橘、忠芝等8户企业加盟黑龙江香港旗舰店;15户企业的60余种森林特色产品进驻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交易中心。发展互联网+农业营销新方式,完成淘宝特色中国伊春馆、阿里巴巴满天星项目建设,建成森林食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强对外合作。对俄劳务输出520人,耕种俄方土地33万亩,对俄出口农产品402.8吨。

  如今,高效生态农业为我市农民打开了致富大门,在广袤的大森林上绘就了一幅丰收的新图景。我们相信,伴随着“十三五”铿锵有力的脚步,我市农业发展必将迎来新的飞跃。(记者田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