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种植结构探索绿色发展

08.03.2017  21:02

  当前制约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也在逐渐显露出来。如何为龙江农业供给侧改革找出路?这一话题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引发了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委员们提出,只有加快黑龙江农业种植业调整步伐,探索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供给对路,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 

  多位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从七大方面提出建议,恳请国家多支持龙江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稳定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优势产区的水稻面积,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到2020年,水稻自流灌溉面积比例达到2/3左右。二是调减玉米面积,到2020年,调减籽粒玉米面积2000万亩以上。三是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调减的玉米面积改种大豆、春小麦、杂粮杂豆及青贮玉米等作物。四是在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推行玉米大豆、小麦大豆、马铃薯大豆轮作,在南部推行玉米大豆轮作。五是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扶持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提高粮食产业比较效益。六是加快粮食交易市场建设,赢得粮食定价机制的话语权。七是国家支持建立粮食调出补偿机制,取消粮食净调出省区地方财政粮食风险基金配套部分,全额由中央财政承担,并增加投入规模;适当减免粮食风险基金借款,帮助消化粮食财务挂账;取消粮食净调出省区中央各种涉农投入要求的地方配套资金。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财政贴息的政策吸引,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转化,实现粮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