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提升品位 香坊推进老区换新颜

09.04.2015  12:41

  吴昌林 记者李天池

  今年以来,香坊区进一步探索和实施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强化城乡建管,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力争在城乡建管上强基础、优管理、出形象、上品位。

  城建和民生双管齐下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今年,香坊区将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主题,大力实施城建重点项目和民生改善工程。举全力服务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推进重点项目。围绕老工业基地改造工作,根据周边路网整体规划,以“一横(油坊街拓宽打通工程)两纵(果园街拓宽打通至电碳路延伸至哈成路;规划振兴路起点成标街至通乡街)”为核心,组织各相关单位逐步完善老工业基地道路、燃气、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从而带动构建“三个核心区域”。尽快实现安埠商圈一期净地范围内各地块的开工建设;严格按照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香福小区回迁房开工建设,早日实现棚改地段居民“喜迁新居”;结合大哈东物流产业带建设,积极谋划小南屯效益地块招拍挂工作,最大化回笼公滨路道路征地征收补偿资金。香坊区城建局长裴飞告诉记者,今年将通过全省首创的供热监管系统,加强对供热企业的实时监控,不断提高区域百姓供热质量。进行热源整合,积极鼓励区内大型供热企业扩增热源,加强供热管网改造力度,争取最大程度整合拆并小型锅炉。监管好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和运行工作,探索建立业主网络投票平台。将改造老旧住宅40万平方米,组织申报实施81栋、3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计划改造自来水管线15000米,改造农村危房38户,上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2个、达标村2个,切实解决百姓生活中的“烦心事、闹心事”,提高区域百姓生活质量。

  城乡环境卫生“同步走”

  据介绍,为打造整洁清新香坊,香坊区城管局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破解城乡环境管理难题。今年重点实施道路维修、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三大改造工程,维修道路面积10万平方米,大中修街路4条;对2012年前建设的水冲公厕进行维修,对5座旱厕改成水冲公厕;建设以围绕伏尔加庄园为中心点,打造哈成路直达伏尔加庄园沿线环境美化亮化工程,形成成高子镇周边文化圈氛围,将成高子镇红鲜村打造成为环境卫生示范村。并全力发展其周边和重点区域整治目标,对成高子镇、朝阳镇、幸福镇、黎明办和沿线村屯区域进行基础改造,实现城乡结合部全覆盖。实施环境卫生、城市道路、平立面容貌、景观灯饰、市场摊区等五项精细化管理工程,城区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到100%,建立小型常态化专业维修和人行道专项维修队伍,力争道路完好率提升0.5个百分点,规范街路餐饮大排档,打造极具香坊特色街路餐饮区。打造5个示范市场,12个标准市场,提升7个市场。

  据了解,为统筹破解制约城乡环境管理出现的难题,该区将建立第三保洁和运输中心,专门清扫村级公路,拉运村屯垃圾;增加设备投入,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早扫、全天保洁、定时收集”的作业模式,实行水冲洗作业,全面改善背街背巷和居民庭院环境卫生面貌;完善小区道路挖掘备案机制,通过市政道路审批环节管控,从源头杜绝小区道路挖掘后不修复现象,建立小区道路管护队伍;实施“四季”全天候管护模式,形成稳定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格局。

  打造宜居绿化景观

  轧钢街绿地绿化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为现代式街头小游园,根据不同人群配置各类设施,进行有效的功能分区;健康路和三合路交口绿地场地总面积为640平方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增加节点景观为目的……据介绍,香坊区园林办今年将新建7处独具乡土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不断增加绿化覆盖率,打造香坊特色突出、宜居的园林绿化景观。

  同时,为切实提高园林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巩固以往弃管小区示范庭院建设成果基础上,该区选出20个弃管庭院进行示范改造,提升居民庭院园林建设整体水平。积极探索中国亭园建成后的管理模式,完成由建设到管理的转型。完善亭园使用功能,开辟示范教育区、饮食服务区、互动娱乐区及游客服务区,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国家AAA级景区。

  香坊区政府副区长张富贵说:“今年香坊区的城乡建管工作将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切实解决城市建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城市更加宜居、环境更加有序、生活更加便利,实现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形象品质的同步升级。”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