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粮仓声鹊起敢赴天下试高低
黑龙江日报讯 龙江九月,田野丰硕,稻谷飘香。
来自黑龙江省农委的权威消息表明,今年,全省各地因地因苗因作物制宜,全面落实抢积温、促早熟、防灾害等田间管理措施,目前,各类农作物长势良好。玉米已进入腊熟期,水稻进入蜡熟末期,部分进入黄熟期,大豆也已进入黄熟期。全省9月份光热条件正常,对后期作物生长有利。如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我省有望再次迎来丰收年。
收获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粮食丰收时,近在眼前的希望无疑是粮价。
一斤138元!谁能想到这会是大米的价格呢?目前,我省拜泉鸿翔亨利米业出产的有机鸭稻米,在淘宝网、天猫商场等电子商城的售价就高达138元/斤。但高价与热销并不矛盾,最近连续数月,这种有机鸭稻米在淘宝网有机糙米销售排名中都名列第一。产品销路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到港澳台地区,以至到全国所有省份,并打入日本、韩国。亨利米业的负责人算的账更是令人艳羡:每亩有机鸭稻可实现利润2.35万元,效益是传统水稻的十几倍。
将鸭稻变成“金稻”的事实,让我们看到了龙江农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近两年,我省深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强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一连增”,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奠定了我省农业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国际竞争力。
不断优化粮食生产一直是我省农业的重中之重。今年,我省在北安市、龙江县等地积极推进米改豆、粮改饲轮作试点,适度调减玉米面积,扩大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生产。在松花江沿岸有水源保障的区域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产。目前,全省五大主要粮食作物呈现水稻、大豆、马铃薯增加,玉米、小麦减少的“三增两减”趋势。
市场不怕贵,只要品质好。今年,我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按照标准生产、封闭加工、定点销售、质量承诺的流程,开展有机大豆、有机鲜食玉米、有机杂粮杂豆和绿色(有机)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产品试验,共落实有机和绿色种植面积18170亩,带动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扩面提标。目前,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到720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1/5;经过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总产值2030亿元,约占全国的1/6;有效使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的数量达11008个,约占全国的1/8;打造和培育了“北大荒”等15个中国驰名商标,有近200个绿色食品产品获得省著名商标。
深挖粮食潜力的同时,我省也着力打造农业领域新的增长动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使龙江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记者从省农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5万个,家庭农场(大户)发展到10.6万个,分别新增6000多个和1000多个。30个县(市)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推动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融合发展,构建起以企业+农业综合经营性合作社、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为主体的立体式、复合型的新型经营体系。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试点县(市、区)34个,总数达到75个,占涉农县(市、区)的62%,哈尔滨市实现了整市推进;全省有42个县(市)搭建了农村产权及土地流转平台,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85个,有力推动了农村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公开、有序、规范流转。截至6月末,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897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389万亩,同比分别增长6%和5%。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步伐飞快,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农村合作金融公司、农业租赁金融公司和村镇银行4类金融组织创新试点全部开始营业。“一县一品”金融创新活动正深入开展,全省共创新农村金融产品20种,19个县推广订单、保单、期货、信贷多种组合的订单金融服务模式,37个县探索“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65个县(市)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龙江农业从云端飞向现代农业。近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互联网+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将建构黑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300个销售额超过百万的农民网上销售点;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升农业精准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让农民收获在田间,增收在网上。
现实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龙江农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