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承到发展——冰雪文化期待更多内涵

07.11.2016  14:32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体育专电 从传承到发展——冰雪文化期待更多内涵

  新华社记者王春燕 姚友明 王君宝

  无论是滑雪,还是滑冰,在中国一直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区的敦德布拉克岩画中,有一副著名的图案:4人尾随牛马等动物,其中3人踩在一个长条形的雪板上,手持一根长棍。专家们考证后认为:图案形成于距今一两万年前或更早时候,可以证明人类滑雪起源于新疆阿勒泰地区。

  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北部的根河市,饲养驯鹿的鄂温克族也有滑雪的传统,在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里,滑雪曾经是他们重要而有效的交通方式。根河市鄂温克博物馆里,也有用鹿皮制成的滑雪板。

  从最初的狩猎方式,到后来的交通运输方式,再到明朝就有记载的作为体育活动的“冰嬉”,再到如今现代的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正在突破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的限制逐渐升温,冬季项目也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健身方式。

  2015年7月,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冬奥的成功,让冰雪运动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据统计,2022年冬奥会比赛地河北崇礼仅在猴年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8%和26.1%;崇礼12.6万人口中,有近2万人从事滑雪及旅游相关产业。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了《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这是今年11月份以来发布的第三份关于冰雪运动发展规划方面的文件,此前的两份文件分别是《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为未来10年的冰雪运动的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宏伟蓝图。

  基层体育工作者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人们对冰雪运动的认识、了解和热爱是今后冰雪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比如‘马拉松热’近年来席卷全中国,如果冰雪运动也能达到这样的热度,那么人才培养、场地设施建设等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杨光说。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黄亚玲坦言,冬季项目与夏季项目的普及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与冬季项目受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限制有关,也与冬奥会起步较晚有关。但她认为,随着中国申冬奥的成功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限制的壁垒正在逐渐减少,人造旱雪、可拆卸场地等设施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发展冰雪运动。

  黑龙江省省长陆昊表示,申冬奥成功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对竞技项目的关注,更多的是由此产生的冰雪活动的热潮。陆昊说,黑龙江省独特的冰雪资源和夏季生态化条件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完全可以通过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发展。

  2015年8月,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与乐视体育达成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户外运动旅游、冬季项目推广等领域展开合作。其中,“互联网+”模式将为冰雪体育产业打造新的推广平台。

  此外,为吸引青少年上冰雪,包括张虹在内的冬奥会冠军多次深入当地中小学进行冰雪运动指导工作。脚滑子、雪地自行车、推铁圈等多个传统冰雪运动项目常常成为群众冰雪活动的主角。

  南方曾经因为冰雪资源稀缺,长期是冰雪运动的“真空地带”,但南方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喜爱丝毫不弱于北方。2011年开始的“北冰南展”计划,目前已经有了令人惊喜的成果。

  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国际顶级赛事连续多年在上海举行,当地参与和喜爱冰上运动的孩子也在逐年增多。今年年初举办的冬运会上,上海还首次派出了一支由学生组成的队伍,参加冰球、冰壶等四个项目的比赛。

  在南京等其他南方城市,室内冰场也悄然兴起,“从孩子抓起”成为滑冰俱乐部推进冰上运动的最有力抓手,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已经拥有上万会员。冰球、滑冰等项目还走进校园,成为一些中小学的选修课。

  目前,“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计划正在稳步落实中,大众冰雪活动也将以“全国大众冰雪季”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为引领,让更多人享受到冰雪运动的乐趣。(完)